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深度】沉寂的“新零售”:小米线下渠道改革失利始末(3)

时间:2023-04-07 21:52:34来源:界面新闻

几乎每个谈及小米模式的人都会提到四个字,“没有动力”——渠道商没有动力,运营商没有动力,销售员没有动力。这中间所有环节的参与者,都因为利益不足,找不到为小米“拼命”的理由。

据了解,小米合作商的利润点最高在15个点(15%)左右,扣除人员激励大概在12个点,10个点的抽成比例也较为常见,在行业之中实属偏低的水平。

孱弱的激励让小米不得不吃“哑巴亏”。在迪信通这类大卖场中,柜台的销售人员有导购的作用。在友商每台补贴30元至50元,而小米没有补贴或是补贴很少的情况下,这种导购行为最终几乎都不会指向小米。这在线下是常见的故事情节,在内部看来也极容易理解,因为那些冲着小米去的用户,基于对小米品牌的了解,很多在线上就完成了购买。

“小米不会让你亏大几十万但也不会让你赚大钱。”一位在西南地区承接小米线下业务多年的大渠道商说道,“只有运营能力较强的才能盈亏平衡,但凡费用稍微高一点,基本上(每个月)都会亏个几千。”

低利润注定了合作商的低配合度,这导致小米即便想提升服务质量,但凡涉及增加成本,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阻力。

张驰表示,在小米,即便是向合作商推一个一年一两千元的保险都很费劲。河南暴雨那一年,小米有许多门店被淹,这些损失都需要公司来承担。新零售部门随后向合作商发起了一个2000元的“财产一切险”购买要求。这个被小米视为简单而合理的安排,却遭到了很多合作商的拒绝。

“小米没有让他们赚到可以毫不介意这两千成本的利润。”在张驰看来,这是合作商不配合的根本原因。直到现在,即便团队想方设法催促,这份保险的全国投保率也还在85%左右,而一开始的纯自愿投保率仅为约30%。

事实上,喊出新零售战略之后,小米对于线下渠道的支持与倾斜是内部有目共睹的。蒋烨表示,曾经遇到某月库存紧俏,小米的很多订单只能进行负卖(指用户已经付款,但因为没有库存只能承兑限时交付),而如果此时有库存到位,销售运营部会优先将其分配给线下渠道。“客户(经销商)真金白银在投资,你肯定是要先对人家进行支持。”他说。

但结果显而易见,这并不足以调动渠道商们的热情。

高端化“悖论”

雷军曾经对手机部门提出过这样一个要求:手机背板要用最好的,但也要是最便宜的。这被内部戏称为“雷总悖论”。

这样的“悖论”在小米高端化的过程中随处可见,同样也包括其线下业务。

事实上,小米大力做线下业务的动力,除了扩大出货渠道,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为了服务其高端化战略,打一场线上中低端为主、线下中高端为主的“价位段错位战”。

蒋烨认为,小米做高端化本身就要对抗“性价比”的标签,要弱化这个用户心智,至少有四个方面是要使狠劲儿的:产品定位、渠道分利、市场营销、用户服务。 

从明面上来看,小米在产品力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快充芯片、徕卡合作,产品理念“从性能领先,到体验优先”。从小米12S、小米13等一系列产品评价来看,这些努力也得到口碑提升的正反馈,开始带领小米渐渐走出小米11系列的阴霾。

然而,在其他几个维度上,小米的高端化与线下业务则仿佛进入了一场错乱合奏。

渠道分利还是那个老问题,小米短期之内难以改善的短板。蒋烨表示,做线下的核心之一,是要跟合作商形成合力,共同推高端机型,但小米难以支付这背后的成本。

据记者了解,小米高端机型返点只比中低端高多出2-3个点(依旧12-15个点左右),从行业普遍水平看来,这不足以形成合力。“要想推动合作商,至少高出5-6个点吧,利润再翻一倍。”蒋烨说。另外,小米对线下人员的提成激励也是不足的,卖出一台高端机比一台中低端可能只多拿二三十元。

市场营销的投入上,小米的力度见仁见智。多名受访者都有同一种感受,小米在线下对于醒目广告牌的占位是有限的,这是摆在消费者眼前的现实。

近期热点

中经评论:家装服务行业亟待规范 10-28

扶持中小企业尚需发力 10-28

强镇兴村需精耕细作 10-28

法国开启再工业化“绿色纪元” 10-28

银行也不能乱收费 10-28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