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产业 > 文化 >

我们不是放弃了爱情,而是更深地体察爱情 | 情人节·圆桌(5)

时间:2025-02-15 15:15:02来源:界面新闻

也就是说,比起媒介性质的变化——例如从读书到看电视的变化——更大的变化其实发生在人们跟叙事内容的关系上。年轻人不愿意谈恋爱,年轻人不愿意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两件事情看起来没有关系,在深层的逻辑上却有共通的方面。我为什么要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在电影院里?不能说话,不能干别的,不能快进,没有弹幕,还要花一百多块钱,不是花钱买罪受吗?

王钦 受访者供图

究竟到看直播打赏的行为,可以提到一个精神分析里著名的笑话:战时有一个人去瓜田偷瓜,一颗导弹掉下来砸到旁边,他就说,我只不过偷一个瓜而已,至于拿导弹轰我吗?直播打赏的行为,或许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于“大他者”的回应。让屏幕另一侧的人对于打赏行为做出回应,这个交流方式非常新颖。通过屏幕的中介,先让“大哥”将主播提升到一个不可触及的物的位置,就像在电影里看到明星那样;然后在技术和形式上设置层层交流障碍,没什么能够保障跟主播之间进行持久的一对一的聊天;进一步,“大哥”通过亲自打赏,来克服他与一个不可触及的偶像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得快感。

这个行为跟如今人们对于亲身体验的需要、对于积极主动经历某种事情的需求密切相关,整个过程并不涉及任何亲密关系,这是跟谈恋爱完全不同的一种体验。无论是男性也好,女性也好,不可遭定义的性别者也好,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之下,这样一种消费模式是具有统治力的。人们不可能再像过去的御宅族那样,整天只关注某个漫画作品而没有任何其他需求,不跟别人讨论内容,也不进行二次创作——这样遭动消费的姿态不复存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文化:在直播间刷礼物,参与者之间只是造成了仿佛拥有共同性的连带关系,怎么去区分一种“仿佛如此”的关系和真正的联结?怎么样才能够去形成一种真正的联结呢?

王钦刚才薛老师其实有句话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无论是真实世界的也好,虚拟世界的也好,情感关系总是真实的,你的情感需求总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得到满足。如何区分仿佛的关系和真正的关系?那就不要区分嘛。

是否存在真正的恋爱关系?是否存在真爱?对于这样一种本真性和纯粹性的执着,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或者悲剧性的——在个体和社会的意义上都是如此。在一段正常的或者健康的恋爱关系里面,如果你时时刻刻或者经常执着于对方是否真的爱你这个问题,那你们的关系是非常糟糕的,甚至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很多未曾预料的关系,诞生于非常松散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问题始终都不在于这种关系是否松散,是真的还是假的,而在于任何一种关系在形成之后如何发展。无论是真的假的、传统的当代的、虚拟的还是所谓真实的,关系在形成之后的变化与发展,往往会超出原先的预期、计算和规划。

不那么年轻的人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年轻人化约为他们玩的游戏、他们喝的饮料、追的剧,仿佛他们就直接等于这些消费对象,是很扁平的单向度的消费生物。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我们仍然可以在这些看上去似乎比较偏颇、激进、 比较“新人类”的年轻人的消费和交流模式里,在他们不再谈恋爱的行为模式里,看到我们自己未曾预料到的变化和转机。

薛静:在情感关系中过度追求真实感,带来的必定是灾难性的后果。情感本身就不是稳定存在的,哪怕有过真实的爱,也是片刻的、阶段性的,而人的关系,恋爱关系也好,婚姻关系也好,则是稳定的、长久的。追求到最后会发生什么呢?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就是“图书馆三十秒”。在一段恋爱关系之中,如果追求他/她每时每刻都完全地爱着你,最终迎来的结果必然是一地碎片。

传统的情感关系可能是基于真实的血缘、地缘,而现在人们的情感关系不再是那样单纯的了。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中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一个博物馆花了很高的经费办海洋生物展,购买了海龟,但是看到海龟懒懒地趴在污浊的水里,孩子非常失望,他们印象中的海龟是动画片、电子世界里那样可爱的、充满生命力、乐于跟人交流的生物,是海洋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花这么大的劲儿让我看一个真实而丑陋的海龟,不如做一个数码的动画片。


近期热点

我们不是放弃了爱情,而是更深地体察爱情 | 情人节·圆桌 02-15

颜怡颜悦:演自己想演的东西,说自己想说的话 | 进击的脱口秀 02-15

上瘾多快乐 | 编辑部聊天室 02-15

大S的双面人生 | 编辑部聊天室 02-15

10万份勋伯格的乐谱、信件等物件在洛杉矶山火中遭焚毁 | 文化 02-15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