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产业 > 文化 >

什么是“活人感”?从刘晓庆和大冰翻红讲起 | 编辑部聊天室

时间:2024-11-23 00:15:03来源:界面新闻

160期主持人 | 尹清露

整理 | 实习记者 覃瑜曦

最近,两位长期遭群嘲的名人翻红了,一个是遭网友调侃了十几年“丫头教教主”的刘晓庆,另一个是曾遭吐槽油腻的作家大冰。刘晓庆遭前男友曝婚内出轨、“74岁仍在忙着谈恋爱,有8个男友”的绯闻冲上热搜,网友们并没有谴责她,而是对她在情感方面的松弛感、叛逆洒脱的性格大加赞赏,遭萝贝贝评价为“只要精神状态足够领先,就会有遭年轻人真正认识的一天”

大冰也是同样。他在去年还只是网络上的笑料,近日却由于在直播上幽默真诚的表现出圈。在直播中,大冰对寻求帮助的网友一一回复:装修不要找熟人、退休后去哪个城市生活最好、中了彩票千万别创业……大家发现,大冰身上的多重身份“民谣歌手、调酒师、老背包客”并不只是夸夸其谈,而是“真懂”。这位作者看似油腻,实则在精神上站在年轻人这边,比如在连麦中表示,年轻人不想结婚是丧失希望的表现,吃尽红利的70后不应该逼迫儿女结婚。

大冰近期直播截图。图片来源:小红书

有趣的是,无论是刘晓庆还是大冰,他们都曾经是过气、不入流的代名词,长期以来遭网络奇观化,如今却遭重新欣赏甚至捧上神坛,拥有了不少“内疚粉”,这似乎说明网络情绪的水温正在发生变化。在这两则网络热点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词是“活人感”,许多人觉得刘晓庆的敢爱敢恨在满街打小三的网络舆论中犹如一股清流;大冰也遭视为“下沉市场的李诞”,面对网友的来信求助没有说教,而是报以亲切朴实的建议。

01 大冰没变,什么变了?

徐鲁青:大冰很喜欢强调“江湖”这个词,他经常说自己是个走江湖的,80后有金庸古龙等各类侠客小说的情结,会觉得有情有义和江湖气是人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大冰在书里会写一些现在读来很少见的事情。比如他有个卖毛笔的亲戚,他妈妈跟他说,这个亲戚生活很困难,你出名了,要帮帮他,于是他就直接在书里写:我叔叔是做毛笔的,如果你们想买毛笔,可以去找他,他的微信号是xxx。他还在书里叮嘱,如果要去买的话,不要跟他叔叔说买“大冰同款”,因为那款是叔叔送他的,比较贵,大家买基本款就可以了。

大冰翻红可能是因为他崇尚的江湖气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在大冰的一次直播中,有个在河南的男生想自杀,连线了大冰跟他告别,他火的那句是“让我兄弟带你去吃一碗烩面”,还建议他出海去做海员等等。

他以前遭嘲笑是因为油腻吧,比较火的一篇文章叫《乖,摸摸头》,情节是他从山东电视台离职后,一个同事小姑娘每年都会给他发四个字“好好的,哥”,他就回“乖,摸摸头”。

《乖,摸摸头》
大冰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 2014-9

尹清露:之前大冰遭嘲讽就是因为油腻,比如对女性会刻板地叫“丫头”。他的翻红让我发现,性别视角不再是唯一的视角,也不再是大家完全投入注意力的地方,这些评论也不能掩盖大冰人很好、给予了大家情绪价值这件事。

刚刚鲁青说到大冰很注重情感、义气和江湖气,这些在今天是很罕见的,他的直播会让我联想到张雪峰,他们俩都是会坚定地给出一些实用性建议的人。想自杀的男生向大冰求助时,大冰很坚定地让男生立刻出海当海员,不要在陆地上工作;还有一个阿姨向大冰提问退休之后的生活,他给的建议是去西双版纳某地当保洁。我觉得这些建议是很安慰人心的,因为它是一个很究竟、很确切的选项,如果我是那个阿姨,我不去好像都有点愧对大冰这么究竟的建议,就算不去那里工作,都会去那里看一下。大冰和张雪峰不太一样的点在于:他的建议保留了一些早年间诗与远方的浪漫,简直是戳到了当代人的痛点,大家既想要一个笃定的东西,又想要遭给予情绪价值。

提到大冰列了一串title遭嘲讽这件事,他其实也说了,自己原本可以找名人来为自己背书,但是他没有。今天大家听他直播时才发现,其实这些头衔也都不是假的,比如他说自己是“说书人”,他确实故事讲得很好;他说自己会各种技能,他在直播间也的确在指导艺术生、指导别人装修等等。我觉得大冰才是先天搞抽象圣体,搞抽象大概的意思是:我用一种很严肃的语气表达,但其实是在开玩笑,如果别人听不懂我的抽象,就会觉得这个人好傻,这个人是不是有点问题。但当时没人懂大冰的幽默。

董子琪:是不是像加个狗头?

尹清露:对,可惜那时候没有狗头这个符号。


近期热点

什么是“活人感”?从刘晓庆和大冰翻红讲起 | 编辑部聊天室 11-23

在暴力与绝望的年代如何活下去:从藤本树的《蓦然回首》说起 11-22

谷川俊太郎的诗:我是上了年纪的少年,是尚未出生的老人 11-22

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逝世:“就像吃饭一样,我已经饱 11-22

【专访】谷川俊太郎:中国古代诗人离我近的是李贺,现代诗人 11-22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