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1 11:25:29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5月底,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此次大会以“创新让城市和社区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旨在为全球城镇化面临的挑战找到创新、可持续的应对之策。
据人居署官方网站报道,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迈穆娜·穆赫德·谢里夫表示,通过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中国近年来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创新是中国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的秘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受到世界关注。
据报道,冈比亚首都班珠尔市市长表示,“我们的发展理念非常契合,我还想进一步和中方加强沟通,协商未来结成友好城市的可能性。中国和冈比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许多成功的合作,希望在城市发展领域也能加强交流。”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一,平稳有序地推动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并以此为“推手”带动了人民生活品质的整体性提升。在过去的近40年里,中国人口城镇化的增长速度年均超过1个百分点,目前已经有8亿多人口生活在城市。得益于城市相对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第二,初步构建起了完善的城镇化体系。目前,我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体系已逐步形成了城镇集群,“大分散、小集中”的城镇空间合理布局正在形成,各类城镇共同繁荣的局面大致成型。
第三,城市群渐成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综合效益显著提升。目前,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在特定的区域内,以某个或两个大城市为核心,区域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等级有序而又便捷高效的城市发展群,有效发挥了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和带动功能。
第四,城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极大地改善和便利了人民的生活。目前,我国各类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交通、通讯、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已经全面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初步构建起比肩乃至超越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体系。
第五,有效避免了“贫民窟”等常见的城市病。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一开始就是以产业为先导,这就使得中国的各类城市始终具有比较充分的就业空间。再加上科学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使得我国成功避免了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贫民窟”、居住生活环境恶劣等主要由于城市居民贫困化而引发的“城市病”。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取得巨大成就,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标杆,是中国人民对人类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贡献。具体来看,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主要借鉴意义包括:
第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策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不断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有效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对于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健康推进城镇化进程同样离不开始终坚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
第二,高效的顶层设计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中国的城镇化之所以能够健康快速发展,用4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城镇化进程,除了后发优势之外,最关键的就是借助于国家高效、正确的顶层设计,形成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共识。
第三,始终坚持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有效经验的吸收借鉴。全球化和信息化给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播和外溢创造了更加便捷的条件,也为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择优学习的条件。通过持续地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避免了很多弯路。
总之,在中国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既应继续坚持以往的有效经验,也应根据新时代的新变化,适时调整城镇化策略。目前来看,近几年国内大中城市“抢人大战”的兴起,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走向一个新的拐点,即大都市区化阶段。从日、韩等与中国在自然资源禀赋等方面比较相似的国家的城镇化进程来看,人口和其他资源向少数大都市的聚集是难以避免的,但同时也会带来中小城市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空心化等问题。因此,在城镇化的新阶段,如何平衡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发展,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尹昊文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