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06:50:01来源:经济日报
新污染物治理关系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完整部署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要求,我国将持续推进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到2035年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新污染物带来哪些环境与健康风险?为什么迫切需要进行治理?
黄宝荣(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新污染物是指排放到环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尚未纳入管理或现有管理措施不足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目前,全球关注的新污染物超过20大类,每一类又包含数十种或上百种化学物质。
新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危害严重性不可忽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分泌干扰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抗生素、微塑料等典型新污染物带来的环境与健康风险逐步遭科学认知。内分泌干扰物污染导致相关疾病高发且带来高额医疗成本。全氟化合物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仅会带来巨大环境风险,且易对人类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全球每年有大量抗生素用于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动物摄入后并不会完全吸收,部分遭排泄出来成为土壤、地表水中抗生素的重要来源,引起严重污染和耐药性问题。微塑料降解十分缓慢,且易吸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微塑料污染已成为重大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新污染物涉及面广,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易增大环境和健康风险。新污染物向环境排放的时间长、范围广、面积大,且难以监控,待发现其负面影响时,已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介质。而且,不易自然降解,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一般污染治理技术难以对其有效进行治理。全氟化合物遭应用于化工、纺织、涂料、纸质食品包装材料等领域,很难遭自然降解,在环境中可以长期稳定存在。新污染物具有生物累积性,可蓄积在环境中和生物体内,即便是低剂量排放也会因为累积而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部分新污染物能随空气、水流长距离迁移扩散,甚至到达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在北极高纬度海区已发现全氟烷基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随着对化学物质环境与健康风险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可遭识别出的新污染物越来越多。在全球范围内,新污染物治理受到广泛关注。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作为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我国潜在的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隐患较大,新污染物治理日益紧迫。文献资料显示,我国部分地区大气、水、土壤中相继监测出较高含量的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各大水系不同程度受到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全氟化合物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不容忽视。我国抗生素的年使用量较大,抗生素污染使得环境与健康风险增大。微塑料不仅分布于海洋中,在一些湖泊和水库中也存在微塑料污染。而且,不断增加的塑料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微塑料,进入环境后会加重污染的风险。
“十三五”期间,针对制约美丽中国建设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稳步推进污染防治相关工作,并取得重大进展,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衡量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十四五”时期,我国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加强决策部署,从提出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到完整推进治理工作,对新污染物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今后需进一步提升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助力2035年新污染物治理目标顺利实现。
推动形成治理长效机制
我国持续强化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各相关领域有哪些实践、探索?
韦洪莲(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新污染物是一类化学物质的统称,即使以低剂量进入环境,也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较大风险和隐患,是当前制约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深入改善的新问题。目前,我国在产在用的化学物质有数万种,且尚未对其中能明确危害属性的化学物质系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在其生产、加工、消费和废弃的环节都有可能进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