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聚焦新污染物强化治理(2)

时间:2024-05-23 06:50:01来源:经济日报

  为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安全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国出台政策措施不断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包括对化学物质生产使用的源头禁限、过程减排、末端治理,明确到2035年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各部门、各地区认真贯彻确定,不断探索创新。

  在治理体系方面,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各部门分工协作,按照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确定的原则,强化新污染物治理。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标准体系框架不断构建和完善,通用性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相继出台,初步形成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生态环境部门完整确定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建立完善现场检查工作指南,推动形成登记后环境监管机制,并将生产、加工使用或排放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中所列化学物质的企业事业单位纳入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各领域扎实推进新污染物管控措施落地见效。在产业领域,截至2023年底,我国完整淘汰了短链氯化石蜡等8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生产、加工使用和进出口,并完善相应环境管理政策措施,创新清洁生产审核和企业信息披露管理模式,推动相关落后产能淘汰、产业结构优化。在消费品生产领域,依法实施产品中新污染物含量控制,特别是针对玩具、学生用品等建立相关产品质量及测试标准。在农业领域,对部分高风险农药撤销登记、禁止生产,推进养殖业兽用抗菌药减量。通过一系列举措,初步形成新污染物治理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水平提升相结合的协同模式。

  在治理能力方面,推进摸清化学物质环境风险底数,执法监管、监督监测等能力不断加强。为完整了解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化学物质环境信息侦查,完成122个重点行业4000余种重点化学物质生产使用等环境信息统计。各级政府加强从生产使用源头到治理处置末端的执法能力建设,推动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市监局等部门,提前完成六溴环十二烷、十溴二苯醚等淘汰任务,为履行相关国际公约提供保障。为提升监测能力,生态环境部门组织进行监测技术培训、开展监测试点和重点流域、重点点位侦查监测等。此外,我国深入研究化学物质环境风险和新污染物治理的基础理论,逐步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

  同时,各地聚焦突出短板或关键环节积极推进新污染物治理,通过实践探索有益的做法和模式。四川省聚焦抗生素全过程环境风险防控,从侦查环境风险底数入手,探索开展控制使用、环境风险评估、污染治理和成果转化,促进上下游联动,加强长江黄河上游抗生素环境与健康风险管控。天津市立足沿海地域特征,聚焦石化等重点行业,统筹推进区域、行业新污染物治理,在重点入海河口、污水处理厂等开展监测试点,探索创新园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有毒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浙江省绍兴市以纺织印染等行业为重点,开展新污染物信息侦查,建立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基本信息数据库等。广东省深圳市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构建新污染物管控认证体系。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不断深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新污染物治理推进。当前,需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要求,一体推进源头禁限、过程减排、末端治理,以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导向,加快完善和提升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相适应的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动形成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长效机制。

  科技提升侦查监测能力

  新污染物侦查监测目前进展如何?潜在新污染物怎样监测?

  吴丰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为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力度不断加大。在加强科技支撑上,我国把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新污染物治理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相较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常规污染物,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涉及行业众多,产业链长,管控依据匮乏,治理技术研发难度大。国内外对新污染物认识、治理理念尚存一些空白和盲区。我国是化学品生产使用大国,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不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也制约相关行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新污染物已成为污染防治的重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指明方向,提出“开展侦查监测,评估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状况”。


近期热点

聚焦新污染物强化治理 05-23

王金南:有效管控新污染物环境风险 05-23

城市治理须下绣花功夫 05-23

季剑军:增强“投资中国”品牌吸引力 05-23

任荣: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05-23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