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04 15:35:40来源:融易新媒体
我发现,很多时候,在做小项目的时候,投行、律师、会计师相对而言风控意识还要强一些,要求比较严格,好多可左可右的一般不会通融,但是做大公司的大项目的时候,往往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相对比较弱势,好多事都可以商量,这实际上是有隐患的。
因为恰恰是这些大公司会进入深港通、沪港通,成为中国证监会和公安、司法机关监管的对象。而同样的也是这些大公司,如果铤而走险欺诈发行,那么金额往往都是几十亿、上百亿,吸引大量内地投资者购买,这时候,中国证监会恐怕不得不管。所以,需要提醒香港的同行们,越是做大项目,越要小心,可以和现在的A股同行们多交流。
作为主要从事境外上市,又有着丰富证监会调查应对经验的境内律师,笔者在这里也建议境外中介机构朋友们高度关注《新证券法》第二条的运行情况,并在执业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勤勉尽责,请记住一点,不同国家政府运行机制不一样,同样是证监会,中国证监会厉害起来可不是开玩笑的。
如果中国证监会非常积极的监管那些造假的H股、红筹上市公司,处罚几个境外投行、律师事务所,那么就很可能出现国际投行畏惧处罚而更不愿意做保荐人和不以IPO为核心业务的国际律师事务所收缩中国企业IPO业务的情形。这也可能会进一步改变香港以及其他境外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比如大中型项目中越来越多的中资投行和中资香港律师事务所发挥主要作用,而大型国际投行会更多的选择做承销商而不是保荐人等等。
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观察。
周希俭的地还没洗干净,就挂好了Viiva的壳去汉德森的汉薇商城去了,打开汉薇的介绍不小心看到逆龄两个字,心里一哆嗦,这也是合发的高频词,再一看也是一个美国大学通过美国严格认证的高品质产品,有多少悠久历史的新公司来到中国开发市场,还说美国生产安全可以保证,因为犯错成本高昂。
我想了想,原始股上百亿出去,也没能把他怎么样,这个犯错成本确实很低,而且还敢再回来继续。
周希俭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关于人们对他的评价,关于他本身。他既受追捧——他曾与马云、王健林、柳传志等获“影响中国品牌50人”,同时又被质疑,周希俭真的有这么成功吗?20年前在如新创下的销售记录至今未破?带领公司从0到上市,只用几年时间?
尽管集团规模扩大N倍,公司股东们却慢慢“收敛”了,与在直销期间的“说干就干”的气势完全不同,大家都拥有了想要守住的东西,不愿再放开拳脚。他说,「股票涨的时候,都挺开心的,当时这个公司市值100多亿,那个100多亿。」赚的时候是欢喜一片,然而上帝的天平总是平衡的,亏的时候也能一下子跌百来亿,加上政策的影响,内部声音就多起来了。
https://news.hexun.com/2019-12-09/199601644.html
看这烂稿子轻描淡写两句话,道和的锅甩完了,不清不楚的一百个亿就丢水里了,估摸着利益多了手就多,手多了事儿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