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科技 > 自媒体 >

蒙牛“裁员降本”背后(2)

时间:2024-12-29 09:55:01来源:新媒体

 图源:雪球

对于营收的显著下滑,蒙牛在中期报告中给出解释,认为主要原因是需求不及预期,导致供需矛盾凸显。

图源:蒙牛乳业2024年中期报告

事实上,乳制品的供需矛盾问题绝非蒙牛一家独有,而是近年来整体乳品市场被遇的行业困境。

在今年7月的中国奶业大会上,蒙牛的新任总裁高飞称目前的中国乳业面临着自2008年以来的最严峻挑战,并将其总结为三大顽疾——品类多元化不足、供需均衡性矛盾以及产业链韧性较弱。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牛奶产量为4197万吨,同比增幅为6.7%。

然而国内的乳品消费需求尚且处于弱复苏阶段,未能匹配上产量的增长,导致产能过剩,乳制品行业不得不面对需求疲软之下强烈的库存压力。

因此在2024年上半年,乳制品行业的全渠道收入同比下滑2.5%。

然而即使如此,乳品行业面临的整体性难题并不能完全解释蒙牛的业绩下滑,毕竟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中,飞鹤以及新希望乳业均实现了营收利润的双增长。对比之下,蒙牛的整体营收降幅为12.6%,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超10个百分点。

02  产品结构失衡,一味收购难补“造血短板”

正所谓“回旋镖终究还是打在自己身上”,结合财报数据与企业发展现状来看,「零售商业财经」认为,刨除乳品行业整体供需矛盾的背景因素,高飞口中乳品市场三大顽疾中的“多元化不足”或许才是目前蒙牛业绩颓势的主因。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多元化不足”并非指蒙牛产品多元化的丰富度不足,毕竟蒙牛作为乳业龙头,拥有丰富的产品矩阵及雄厚资金支持,“多元化不足”实际上指的是,蒙牛多元化战略尚未成功所导致产品结构失衡,继而引发营收结构风险并最终影响了业绩走势。

从中期报告数据来看,蒙牛传统核心业务液态奶营收为361.62亿元,占到了总营收的81.2%,而剩余的冰淇淋、奶粉、奶酪等多个新业务板块合计的总占比还不到两成。

在分析蒙牛时,不可避免地会将其与伊利进行横向对比。

 图:蒙牛业务营收占比(左) 伊利业务营收占比(右)

数据来源均为对应的2024年中期报告

“特仑苏”作为蒙牛液态奶业务的核心爆款产品,在蒙牛披露的2022年财报中收入体量突破300亿元,销售额完胜伊利的对标产品“金典”。可以说,在“特仑苏”的加持下,蒙牛液态奶业务营收在体量上与伊利相差不大,仅略低1.6%。

然而,液体乳业务占伊利的总营收比例才六成,并且双方其他业务的表现相差甚远。

对比双方的奶粉业务营收,伊利上半年营收为145.09亿元,而蒙牛仅为16.35亿元,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于是便造就了两者在液态奶收入不相上下,而整体营收却能形成超300亿元的差额。形象点说,在营收体量上,伊利相当于1.75个蒙牛。

产品营收结构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营收层面,对净利润也有一定的影响。

下图为近20年来两大品牌的营收和净利润对比图,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方面,蒙牛曾在2011年前有细微的领先,此后便完全遭伊利完整超越。作为曾经平起平坐的乳业双雄,伊利与蒙牛的业绩差距却不断拉大。

图源:德邦研究所

不仅如此,观察曲线的斜率也能看到,蒙牛营收和净利润的走势明显更为平缓,意味着这两项关键业绩指标的增速明显低于伊利。


近期热点

蒙牛“裁员降本”背后 12-29

虚拟拍摄,怎么就成了影视工业化的催化剂? 12-29

2亿新就业浮世绘:跑单养家,转型创业,投身公益 12-29

“撂倒”白云山!“神医华佗”有点忙,打了78个侵权官司 12-29

消费决策入口回流“搜索”,意味着什么丨年度趋势 12-29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