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2 09:55:02来源:互联网
文|壹娱观察 波诺
2022的戏剧市场“静悄悄”。
一方面是在消费端,剧目演出、戏剧节被取消、延期,让剧迷等到“头秃”;另一方面则是从业者的无奈,受演出取消影响,戏剧人们一边忙着搭台,一边忙着处理取消,戏剧人魏嘉毅就对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表示,去年一直在周而复始地“不断取消又不断计划”的过程之中,不少作品能演出,也受到“50%上座率”限制,导致“报复性消费”迟迟不来。
但戏剧市场也有许多“曙光乍现”的事件值得关注。
无论是《弗兰肯斯坦》首个中文版舞台剧一票难求,还是因为“1元观剧”上热搜的《醒狮》成功出圈,以及7秒售罄的乌镇戏剧节,亦或坚持8年的“新现场”,他们更像是狭长隧道里的一束光,让悲观许久的从业者们看到希望,还能再咬牙坚持一段路。
因此,虽然总体来看,今年的戏剧市场似乎也如二级市场一样,是“曙光乍现,但隧道很长”般的存在,但悲观背后也有值得期待的新产物不断孕育,这些力量终究汇聚成2023年的前奏——创作者们不断发力,创作出优质剧本;戏剧行业融资“细水长流”,不仅让从业者喘了口气,也让整个行业提了口气;演艺上市公司“逆势增长”,让投资人们也看到了新希望。
未来,在防疫政策的不断完善、宏观经济的不断上行、利好政策的持续加码多因素叠加之下,2023年的戏剧市场也会更好。国外引进剧目回归,国内外戏剧市场交流日益频繁;《歌剧魅影》中文版等优质剧目官宣巡演,也将为2023年戏剧市场带来新活力;居民消费意愿上升,上座率不断提升;“居家”期间创作的新剧目进入排练、进场阶段,新剧目也将不断涌现……戏剧市场终于要被盘活。
2022年,戏剧市场不好过无论对从业者还是剧迷来讲,2022年想成功看场演出,真的太难了。
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剧迷泽薇平时工作很忙,但往年也能保持一到两月去一次剧院的频率,到了今年做年终盘点时却发现今年只看了一场,她告诉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今年买的票很多都取消演出了。
北京的媒体从业者、剧迷乐乐也表示,去年只看了三部作品,与往年相比减少了80%观剧量,而剩下的时间,也被jordan Peterson访谈和 jimmy O yang脱口秀代替。
戏剧从业者也不容易,他们想成功演出一部作品也“难于上青天”。
“好戏”主理人、戏剧人魏嘉毅今年的新戏《你想吃雪糕吗》因为疫情等原因多次取消。他在好戏公众号中写道,“《你想吃雪糕吗》这部2022年的原创新戏,分别在3月,6月,8月,12月四次宣布过演出”,但最终只在八月演出了一轮,完成了6场演出。魏嘉毅告诉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当时演出一边取消,但还是要一边不断计划新演出,“当时每天主要就在处理取消的事”,他表示,去年一直在周而复始地“不断取消又不断计划”的过程之中。
这些被取消的演出中,既包括在剧院的演出,也包括剧组在阿那亚戏剧节的演出。
今年6月,阿那亚戏剧节发布公告,表示“因新冠疫情的影响,阿那亚戏剧节组委会经综合考量,遗憾决定原定于2022年6月30日-7月10日举办的阿那亚戏剧节取消。”一位网友在微博表示,“阿那亚真的是满足了大家很多的美好以及对于艺术的憧憬……也真心希望明年一定要再见面”。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仅是阿那亚,另一场备受瞩目的戏剧节也默默延期。
往年十月举办的乌镇戏剧节今年悄悄改道十一月底,推迟了一个月有余,当然,对于剧迷和戏剧从业者来说,能演出已经是最大的胜利——这比“2020年乌镇戏剧节宣布延期到2021年举办”的消息温和太多了,就连黄磊也在媒体见面会中表示, “今年很难,但绝不是最困难的一届”。
即便是能成功演出,2022的戏剧市场似乎也没能等来外界一直宣称的“报复性消费”,因素之一,是宏观经济对居民消费预期的影响导致了报复性消费受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和新华社等联合发布的《中国消费预期指数报告2022》的研究表明,2022年,包括旅游、文化教育娱乐等在内的品类指数都呈现了下降趋势。
不过,戏剧以及线下演出行业的观众并非“担心取消演出所以遇到喜欢的作品就不买票了”这种绝对化的心态,在面对喜欢的剧目时,剧迷还是会选择购票前往。
泽薇表示,虽然她今年买的《我不是潘金莲》等作品都取消了,但在此之后遇到喜欢的作品还是会直接买,乐乐也告诉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只要是我想看的剧,会先买上”。她表示,如果是喜欢的作品,如果取消也是没办法,反正票钱可以退回。但也有观众表示,在面对“看或者不看皆可”的剧目时,心理惯性往往会让剧迷选择后者,这无形中也让剧目损失了一部分潜在受众,进而影响了销量。
而且,即便是剧迷想要“报复性消费”,也受到了上座率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