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8 21:52:04来源:互联网
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片区域因此得名“三江源”。这里是世界上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每年为我国18个省份和5个周边国家提供近600亿立方米的优质淡水,有“中华水塔”之美誉。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不仅对中国的生态环境及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深刻影响着全球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生存状态。守护三江源,是中国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需要,融易新媒体消息,更是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
盗猎猖獗,罪恶滋生
20世纪80年代,一种叫“沙图什”的奢华披肩在国外市场上畅销,制作这种披肩的主要材料就是藏羚羊的毛。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非法分子来到可可西里,大肆盗猎藏羚羊。短短几年,藏羚羊的数量就从20万只锐减至不足2万只,成为濒危物种。
面对猖獗的盗猎分子和满目疮痍的可可西里,时任青海省治多县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对此心痛不已。1992年7月,治多县成立了西部工作委员会,索南达杰兼任西部工委书记,组建起全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的队伍。他们的任务就是打击盗猎藏羚羊团队,保护藏羚羊。
1994年1月18日,索南达杰带领三名巡山队员进入可可西里,成功抓获20名盗猎分子,缴获7辆汽车和1800多张藏羚羊皮。然而这些盗猎分子遭押送到可可西里太阳湖附近时,突然抢夺了巡山队员的枪支并发起袭击。在此过程中,索南达杰身负重伤,盗猎分子则趁乱逃走。当增援人员赶到时,索南达杰已不幸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