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3 18:54:51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3轮面试都过了,最后卡在了性格测试。”“刚做完测试,遭通知与意向岗位要求不符。”近日,不少求职者在网络上抱怨,意向企业在招聘中除设置笔试、面试外,还要求做性格测试,不少人因测试结果不合格而遭“一票否决”。
性格测试真能筛选求职者吗?
性格测试作为一种心理测试工具,旨在通过一系列标准化问题,融易新媒体消息,对测试者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进行评估和分类。在企业招聘中引入性格测试,初衷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求职者的心理素质,从而判断其是否适合特定岗位。然而,这种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却饱受争议。【详细】
以MBTI为例,这是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在20世纪40年代编制的一种人格测试。虽有着心理学理论背景,但其科学性一直存在争议。有研究发现,MBTI类型与各种工作表现之间的关联非常微弱,它测量的是偏好而不是能力,就像一个人喜欢思考但并不等于善于思考。【详细】
性格测试不应成企业招聘“硬杠杠”
对用人单位来说,“一测定终身”极可能就此错过“最合适的人”。现实生活中,求职者遭性格测试“误杀”的例子不胜枚举。另外,若是求职者摸清了性格测试的套路,在回答问题时“投其所好”,这样的测试结果有多少参考价值?【详细】
测试终究是测试,仅能反映回答者的短期心理状态,长远来看,人的性格可能因信息获取、工作环境、人生经历等情况有所转变。想靠一份问卷就摸清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甚至用以筛选求职者,着实不够客观合理。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设置与岗位无关的条条框框限制求职者平等就业。退一步讲,即便用人单位将性格测试作为考核的一环,也应慎重考虑,确保公平公正,而非“一票否决”。【详细】
要多关注求职者的个人能力
招聘用工并非“一锤子买卖”,工作技能才是决定能否长期共事的关键。用人单位想要招揽能人志士,还应在招聘过程中综合考虑候选人的工作经验、教育背景、工作技能等多个方面,将目光聚焦到求职者的个人能力上。【详细】
有些岗位需要热情交流、做好推广,有些岗位需要“板凳坐冷”、苦心孤诣。用人单位给予求职者更多选择权、话语权,完善岗位之间的流动机制,方能最大限度弥合用人需求与求职者个性之间的矛盾。【详细】
(以上综合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燕赵晚报、羊城晚报)
V视角:
@嘣蹦嘣:研究一下,作弊很容易,这个测试不是让你说实话的,得选迎合公司的谜底。
@木须肉:又一个“不要你”的理由出来了。
@樱花雨祭酒:凡是要求做测试的公司,我不去。
@嗷呜一口猫猫宁:幸好老板不信血型、星座、算命、摸骨,不然都得安排一套。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用人单位为了提高岗位匹配度采用性格测试无可厚非,但个别用人单位以此结果来“一锤定音”,属实不靠谱,更涉嫌就业歧视。性格匹配,只是人们在选择伴侣、职业等时的一个参数,远没有重要到决定一切的程度。企业的发展最终要靠人才。用人单位为自身计,也应提供公平合理的招聘环境,从而选贤与能。对求职者来说,如果就业过程中遇到了此类“一票否决”式的处境,不妨积极主动维权,让这样的用人单位也遭“一票否决”。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