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23:41:46来源:新媒体
数据支持 | 洞见数据研究院
房产中介张希最近有些忙碌,为了接待香港看房团。
她们扎根广东中山,每个周末会开31座豪华中巴去接香港客人回内地看房,几乎次次都能“满载而归”。
有时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走进售楼处,还会偶遇其他看房团,几个内地中介完全遭香港口音包围,现场挤到“一张空椅子都找不到”。
自去年“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张希明显感觉来内地置业的香港人变多了,今年热度继续飙升,据当地媒体报道,某明星楼盘已成交的数目里,香港置业者占比高达七成。
遭香港人盯上的不止中山楼市,中银香港2023年一项侦查显示,46%的受访者考虑在深圳、广州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购房;在海外媒体平台,珠海、惠州也成了中介的流量密码。
张希还观察到,在这些买房的香港人里,奔着养老、移居、度假而来的比例大增,而以前“10个人里有7个都是炒房的”。
并且,他们的目的地也不再局限于常见的香港人聚集区,一些偏远、冷门区镇也在备选项里,甚至对房价腰斩的“深坑”之地都不抗拒。
这样的狂热,让楼市频放大招,仍持币观望的悲观者疑惑不已,网络上开始出现“香港人遭内地楼市割韭菜”的声音。
但张希有不一样的看法,在她眼里,经历了几轮地产周期洗礼的港人才不是“人傻钱多”的接盘侠,他们比大众想象的更精明。
01 逃离鸽子楼的港人,涌入内地楼市“恭喜您成功入手靓房一套!”
耳边听着中介的恭维声,手里攥着红底烫金的房产证,朱迪有一种不真实的恍惚感。
过来之前,就有认识的人提醒“去内地看房很容易冲动,即看即买的人很多”,让她先做好心理建设。但她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作为一名香港房产中介,买房得“货比N家”的道理,她再清楚不过。
然而现实是,她到中山看了一个楼盘,就破功了。
“80平精装修,只要70万。”朱迪现在说起来都激动难抑,“南北通透的大客厅,‘三边落床’的卧室,让我瞬间决定‘就它了’。”
朱迪们秒速“真香”的背后,是港人“苦房久矣”的现实。
在香港,90平三房一厅算豪宅,30平房子做三房,一家7口挤在50平的房子里,也不足为奇。
蜗居的原因并不复杂,房价太贵罢了。据朱迪介绍,在香港稍微繁华一些的地段,500万都只能买一个“上车盘”——推开大门就是马桶,厕所在门边,床摆到窗台上。
很多人甚至连“上车盘”都做不到,只能蜷缩在“割房”“笼屋”“棺材房”“子弹房”里生活。
昂贵又窘迫的居住环境,很多时候让买房收获的不是享受生活,而是身心俱疲。“喜提”800万价值房产的爱丽丝夫妇,就是如此。
她们的房子只有不到50平,打开窗只能看到别人家的窗户和水泥森林,看不见任何蓝天绿树。
但供养这套房子,每月的开支却要2万多——房贷1万4、停车费3500,物业费、水电费等也居高不下,占到家庭收入近6成。
而香港的物价又很高,“2个人在家简单做一荤一素,至少要120元起步。”爱丽丝吐槽道,为了省钱,她经常趁超市打折促销才采购。
斤斤计较的生活让人喘不过气,她们夫妻俩的矛盾直线上升。
因为空间狭小,丈夫时常遭乒呤乓啷的做饭声吵得头疼,无法专心工作,免不了有抱怨声。而爱丽丝也没惯着,直接开口怼回去。
在类似的持续摩擦下,相濡以沫十几年的夫妇俩,搬进新房没多久,就有从模范夫妻转变成“怨偶”的趋势。
矛盾和压力如影随形下,继续小房子、快节奏的生活,还是回内地换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成为爱丽丝夫妇以及更多香港“房奴”开始思考的问题。
不过,思考归思考,倒推几年真正付诸行动的却很少。
这既有“故土难离”的原因,“且不说香港依然拥有世界顶尖的工作、教育资源,亲朋老友都在香港,离开意味着‘半断亲’,很难迈出这一步。”爱丽丝说道。
也和内地限购政策有关,可以看到,此前香港居民在大湾区9个城市均有各种限购、贷款等方面的限制。
因此大湾区正式提出后,来内地买房定居的香港人不多,融易新媒体消息,反而是来抢占位的投资客挤满了各地售楼处。
安娜就是其中的一名小散。因看中大湾区的升值空间,疫情前,她和丈夫在几乎没有限购的肇庆,投资了一套住宅。
直到一场疫情,颠覆了这一切。
02 内地卖不动的房子,是香港人的刚需打开新家的阳台门,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安娜将远处的翠绿田野和明镜般的鱼塘收入眼底,感觉自己从地狱来到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