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7 18:02:17来源:新媒体
质疑春节档的电影“是不是电影”的观众们,终于在年后迎来了久违的“影迷时刻”。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周处除三害》正式上映,目前豆瓣评分8.2,票房已经突破1.7亿。
(《周处除三害》(图源:豆瓣)
但即便是“影迷时刻”,也能在它的宣发中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周处除三害》在部分海报中使用到的一句宣传语——“开年除三害,全年无小人”。
硬说起来,这和影片内容也有贴合之处。毕竟陈桂林(阮经天饰)在“除三害”之前,也要先请示一下关圣帝君的意思。略带一点迷信思想是平头百姓的常态。
但这句话背后反映出的“实用主义”营销思想,却绝非孤例,尤其是从去年开始有愈发普遍的趋势。对国内观众而言,看电影时常不仅仅是为了看一个好看的故事,而是为了一些“有用”的“附加价值”。
比如《孤注一掷》的宣传语“多一人观影,少一人受骗”,将电影购票与反诈宣传挂钩;《长安三万里》数据最好的一条抖音,话题词叫“看完长安三万里孩子爱上背诗”,电影成了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消失的她》大量映后发酵评论集中于“一定要带你恋爱脑的闺蜜去看,远离渣男”,到这里电影又是助人清醒的“醒酒药”。
如果在消费品领域,利用消费者心理,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策略。但偏生在内容行业,这貌似与大部分从业者和影迷心中“内容为王”的政治正确背道而驰。
可是,这的确是符合当下国内电影观影环境的选择。观众需要在电影内容之外,寻找某种能改善生活的功能,而营销方观察到了这一点,恰好乐意给予。这背后既是电影宣发行业的基础在发生变化,也是大量观众观影习惯未能养成的结果。
实用主义溯源:现实题材火热仔细盘一盘,2023年的暑期档貌似是“实用主义”营销兴起的重要节点。
在灯塔研究院的《2023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盘点报告》中,对暑期档提炼出的关键词是“教育意义”,包括但不限于反诈教育、反恋爱脑教育、古代诗词教育等。
内容行业的定律是,当一种方法产出了爆款,它必然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遭争相效仿。比如之后上映的以杀猪盘为题材的《鹦鹉杀》,打出了“反诈反渣,防骗必看”的宣传语,像是将《消失的她》与《孤注一掷》成功经验的融合。只不过由于影片本身更倾向于作者电影,类型片化的宣传反而与入场观众预期不符,以至于口碑票房双双失利。
(《鹦鹉杀》(图源:豆瓣)
跨年档也显著学习了这一策略。《年会不能停!》的宣传语是“跨年看喜剧,融易新媒体消息,来年会更好”,《一闪一闪亮星星》的下雪场如此出圈,以至于许多非IP粉丝也纷纷购票,恰是年轻人在寻找一个低成本的浪漫跨年空间——至于屏幕上放的什么电影?有雪就够了。
到了春节,网络电影行业甚至走得更远一些。毒眸在之前的文章(点此阅读:《烂了一年的网络电影,终于好起来了?》)中也提到过,有一个每年定档大年初五的IP《暴走财神》,已经开发到第五季了,就是为了迎合大众迎财神的民俗而专门设计的产品。其宣传通稿更是直白地写道“2024发!发!发!”。
这些在营销上能挂钩“实用价值”的影片,都有相似的特性。
首先它一定不是大体量的制作,没有在演员阵容、大IP、昂贵特效等包装层面上可以直接倚仗的抓手,所以需要挖掘其他价值来打动观众。其次它大多数情况下是现实题材,故事本身就和人们的生活相近,所以才能够遭关联上某种“实用价值”。
但回过头来想想,现实题材刚刚开始风靡的时候,明明不需要任何的“实用主义”抓手。比如2018年遭视作国内现实题材商业片里程碑的《我不是药神》,若以现在的“实用主义”方法论来看,类似“夏天看药神,买药不求人”的宣传语,似乎也能成立。可在当时,它是完全靠口碑营销跑出来31亿票房的。
当然《我不是药神》有其特殊性,豆瓣9.0分的评价此后一直未有国产片超越,这是其他现实题材影片营销时所没有的基础。但更重要的差距是,电影在2018年时,还可以单纯因为故事“好看”而吸引人,但到了2023年,则必须“与人有关”才可以。只是一个好看的故事,老百姓可看可不看。
(《我不是药神》(图源: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