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5:02来源:新媒体
在AI技术应用于电影制作方面,动画电影有望率先受益。但整体来看,光线传媒对此正处探索和实险阶段,对于该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还不能准确评估
来源:投资时报 研究员 王子西
影视行业已渐回暖,这家公司大股东却选择减仓。
日前,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光线传媒,300251.SZ)公告称,4月13日至28日,大股东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阿里创投)减持公司股份1247.18万股;且将所持有的1247.18万股用于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出借期限为182天。本次权益变动后,阿里创投持股降至1.46亿股,占光线传媒总股本比例为5%以下。
据公告,此次阿里创投减持,主要基于自身商业安排。若按4月28日光线传媒收盘价10.22元/股(不复权)粗略计算,此次阿里创投减持套现约1.27亿元。
而上一次阿里创投减持,还是在2021年一季度。彼时,阿里创投减持不到3000万股、减持均价为13.32元/股,套现约3.91亿元。时隔两年再次减持,且是在行业复苏之时,令市场不解。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光线传媒收入大降至7.5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亏损7.13亿元。2021年、2022年,该公司归母净亏损合计逾10亿元。进入2023年,影视板块困境反转,公司投资的几部影片上映,其中《满江红》票房超45亿。但一季度公司增利不增收,净利高增主要是投资收益以及投资影片票房表现较好所致。
此外,作为我国动画电影龙头企业,光线传媒此前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曾创下50亿元票房“神话”。该公司今年待上映动画电影有《茶啊二中》和《大雨》,且有一些储备片单。有券商认为,AI技术应用于电影制作,动画电影有望率先受益,理由是动画电影耗时长、工程更复杂等,但AI用于制作,公司现处探索和实险阶段,对于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还不能准确评估。
针对此次阿里创投减持、IP衍生品市场发展等情况,《投资时报》研究员电邮沟通提纲至该公司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光线传媒此次权益变动前后阿里创投持股情况
光线传媒Q1增利不增收
光线传媒业务以影视项目的投资、制作、发行为主,业务已覆盖电影、电视剧(网剧)、动漫、音乐、文学、艺人经纪、实景娱乐、产业投资等领域。公司的盈利模式为获得影视剧项目的投资、制作、发行收益,及相关衍生或关联领域产生的收益,同时以股权投资收益等作为重要补充。
2022年,电影行业整体承压。据国家电影局数据,全国电影票房刚过300亿元,融易新媒体,较2021年的472.58亿元票房缩水明显。且由于公司大部分影片上映计划推迟,主投影片《狙击手》《十年一品温如言》《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等票房表现不佳,直接影响到公司业绩。
数据显示,2022年,光线传媒的电影及相关衍生品业务收入为5.93亿元,同比下滑35.13%,毛利率也降至13.13%,同比减少23个百分点以上。电影及相关衍生品业务收入占比仍在78%以上。同时,由于未到收入确认期,电视剧业务收入仅为35.90万元,同比降幅近一倍。艺人经纪业务虽实现增长、录得1.61亿元,但毛利率也大幅减至40.86%。
整体来看2022年光线传媒收入降幅为35.35%,仅实现7.55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7.13亿元,降幅达129%。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2021年、2022年合计归母净亏逾10亿。
进入2023年,市场开始复苏。一季度,光线传媒及子公司投资的影片《深海》《满江红》《交换人生》以及《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上映。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满江红》票房超45亿,位居2023年电影票房榜一;《深海》票房9亿元,位列榜五;《交换人生》与《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合计票房不到5亿。
业绩表现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4.13亿元,同比下滑6.43%;实现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大增63.38%。其中,投资净收益对利润正向影响5789万元,公司整体毛利率几乎追平上年同期。
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