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17 04:03:20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全世界最大最好的民办博物馆,就该在中国产生。能干成今天的事情,不是我个人能干,是应运而生,是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把这件事办成了
    我们一定要让全世界的博物馆人为之震撼。作为“大馆奴”,我大胆设想,要创造一个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发展之路,不仅要走通,而且要做到最好,建川博物馆要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里的博物馆排头兵
    樊建川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馆奴”。
    我出生于1957年。1967年我10岁,已经懂事了。如果那个时候有人说:“樊建川,你好好成长,努力干,你这辈子有可能建一个博物馆。”我一定认为他是个“神经病”。
    又过了10年,1977年我20岁。如果有人跟我说:“樊建川,你好好干,也许在有生之年能建一个博物馆。”我仍然会认为他是个“神经病”。
    30岁的时候,就到了1987年,我刚从部队转业。如果有人告诉我:“樊建川,你努力干,你不是喜欢收藏吗?这辈子有可能建个博物馆。”我还是认为他是个“神经病”。
    1997年我40岁,如果有人说:“樊建川,你收藏这么多东西,建博物馆有可能了,建一个吧。”我动心了。1999年,我向政府申请,创办建川博物馆。
    为什么在我10岁、20岁、30岁时,如果有人跟我说建博物馆,我会觉得是在骗我、安慰我、讽刺我、打击我、笑话我?为什么40岁时突然觉得可以了?这是因为改革开放给了“窗口”。果然到42岁,1999年9月9日,我拿到了建川博物馆的批文。
    想建博物馆的地产商
    我一直很醉心收藏,感觉是为收藏而生的一个人。我6岁时把幼儿园成绩单收藏起来,觉得很骄傲、很幸福,因为同学们都没有这个想法。我从小学到初高中的证书、照片,一整套,包括从高中开始每天写的日记,都保存了。后来开始收藏传单、小报,也捡了一些毛主席像章和语录。
    当时我已经是一个成功的房地产商,但建博物馆,选择馆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的第一个想法,大多数人想都想不到,就是在售楼部建一个博物馆,六百到八百平方米差不多了。
    然而我静下心来,突然有了一个天方夜谭的想法,一次性建30个馆,而且要500亩地。晚上想到这个事,自己把自己吓一跳,一下就坐起来了。后来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很多朋友,他们全都笑话我:“樊建川你怎么可能建30个馆,你把售楼部改一个馆就可以了嘛。”
    现在想起来,幸好没有只建一个馆。
    2000年第一次在老的四川省博物馆,花了20万元租展厅,办了个免费的抗战临展。没有讲解员,我从自己的房地产公司调派人手,搞现场接待。尽管这样,这个展览仍然大获成功,看的人特别多,留言鼓励也很多。
    我记得很多老八路、老川军在展厅里看哭了,拄着拐杖痛哭流涕,久久不愿离去。一位川军老兵,开展一个月内,至少来了4次,看得热泪盈眶。还有人当场给我们捐文物,其中一位老人叫李幼霞,让家人抬来一个梳妆台,梳妆台上有日军飞机轰炸成都的弹痕。她告诉我,那一次“成都大轰炸”,她家死了3个人,最惨的是她14岁的小姐姐,一条腿被炸没了。父亲赶紧把女儿送医院,到医院一看哀鸿遍野。排队等手术时,小姐姐因为失血过多去世了。她爸爸哭着说:“我女儿才十几岁,她不是还要投胎吗,肢体残缺怎么投胎?”医生就说,房间里有很多截下来的腿,选一个白一点的、年轻姑娘的腿给她缝上去吧。她爸真找了一条腿,把它洗干净缝了上去。
    这样的文物捐给我们,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很感动,说拿过来还有运费呢,就给了老人200元钱。后来老人又来了,说:“樊馆长,我糊涂啊!这个梳妆台背后是我家3条人命,怎么能收你的钱。”说完就把200元钱退给我了,还把这件文物背后的来龙去脉写了几页文字给我。这次展览的成功给了我很大鼓舞。
    四川省博物馆的人说,你这些抗战文物比省博的还好。我很高兴,但是放在全国,我还是没信心。
    没想到开展时,来了一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副馆长,他说:“你这文物很精彩,很有特色,我们军博也没这么多抗战文物。到北京来展出吧。”他回京后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讲了。2001年,我带了400多件文物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