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00:32:09来源:
“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秦本军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证监会立案。”5月11日,先前连涨3日的莱茵生物,因一纸公告,股价闪崩,跌入谷底,打了投资者一个措手不及。而事实上,自2022年7月以来,该公司股价便已维持数月下滑趋势。
“业绩这么好,为什么股价一直在跌?”在4月份举行的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曾不止一位股民提出疑问。不过,这个业绩、股价“背道而驰”的趋势,在2023年一季度得以调整,财报显示,当期公司营收、净利润双双减少,而这也似乎与下滑的股价显得不那么违和了。
与此同时,蓝鲸财经记者注意到,业绩欠佳的背后,原料采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出口大环境不佳、海外大客户合作即将到期……
摆在莱茵生物面前的难题已然不少。
对此,莱茵生物证券事务部相关工作人员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将从供应链打造、合成生物领域投入、国内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应对调整。于莱茵生物而言,刚起步的合成生物之路能否顺利?国内外市场的不同,能否支撑其业务转向?一切还有待观望。
任期将至,百万年薪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当大部分人还在苦于中年危机之时,48岁的秦本军,已是拿着百万年薪的成功人士。
莱茵生物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秦本军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12.8万元。但对秦本军而言,其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一固定薪酬,他的眼神,或已转向公司股价。
不久前,莱茵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于5月10日接到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秦本军通知,其于当日收到《立案告知书》,秦本军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证监会立案。
至此,在职10年,秦本军本可顺利于今年11月24日结束任期,却因这“临门一脚”,新增了多重风险。
对于该事件的具体进展,莱茵生物证券事务部相关工作人员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证监会没有给我们公司这边有任何的一个进展反馈,可能时限还太短了一点。”不过,该工作人员透露,目前秦本军仍在正常履职,至于任期结束后是否会续任,暂时还不知道。
与此同时,尽管莱茵生物在公告中强调,本次调查事项系对秦本军个人的调查,不会对公司的日常运营造成重大影响。但也难敌舆论风波,公司股价随即闪崩跌停,且下跌趋势持续至次日收盘。
对此,不少投资者表示,已在考虑维权、索赔。针对投资者的这一想法,蓝鲸财经记者采访了律师冯紫晨,冯律师指出,“立案”是相关部门针对相关人员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调查的开始,只有相关部门作出生效的《处罚决定》才能最终确定相关人员的行为被认定为违法、违规。若相关人员最终被相关部门认定违法行为成立,投资者可以根据最终认定的具体违法行为考虑向相关人员主张“证券操纵赔偿责任”或“虚假陈述赔偿责任”。
与此同时,冯紫晨也强调,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需要证明投资者的损失是否和相关人员犯罪行为存在因果关系;第二是投资者的损失计算,因导致证券价格变化的因素很多,准确地界定证券欺诈行为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害,得排除其他因素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上海金融法院在2022年曾针对鲜言操纵证券交易市场责任纠纷案作出判决,对此类案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冯紫晨如是说。
业绩下滑,出口业务等面临诸多风险
祸不单行。在董事长个人“暴雷”事件之前,莱茵生物便已因业绩下滑一事备受质疑。
2023年一季报显示,当期莱茵生物实现营收2.53亿元,同比减少10.55%,归母净利润1993.74万元,同比减少48.11%,扣非净利润仅838.29万元,同比下滑71.83%。这一表现,与不久前披露的2022年年报数据相差甚远。
对于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莱茵生物解释称,融易新媒体,全球经济增速呈现放缓,公司部分海外主要销售国家和地区通货膨胀率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消费水平及购买力呈现一定下降,对以出口为主的产品市场需求和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去年甜叶菊和罗汉果的原料采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为统筹和维护种植户、原料供应商和客户的利益,进一步稳定客户预期和培育市场,促进公司和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公司产品售价维持稳定或略有下降,对本报告期利润造成较大影响。
简单而言,一是出口大环境不佳,二是原料价格上涨。
据了解,主打罗汉果提取物和甜叶菊提取物的莱茵生物,成立于2000年,2007年成为国内植物提取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天然甜味剂、工业大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