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27 08:04:04来源:融易新媒体
另外,例如RPA(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也不好计算,我们用机器替代简单的外包,目前还在大量的铺设过程中。另外,还包括天秤系统、风控、反欺诈等设备的投入,使得我们的资损率降低了多少,这些可以间接的算出来。
但是大量的科技投入,比如“上云”,这种投入大家是看不出来的。我们计划今年所有应用上云率达到50%,明年达到60%,后面达到100%,也即完成了所有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的建设。
包括全行员工对数字化的感觉,这都是无法计算的。招商银行前几年发力零售业务的时候,全行员工对零售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值多少钱能算出来吗?这种全行员工对金融科技的感觉,说起来很虚无,但在未来某一天一定会体现出优势。
具体到成本收入比,我们不单纯看这个数值,而是要看利润增速、营收增速、资本的内生能力和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把它们统一在一起来看。直白一点说,就是如果以(?)盈利情况好,我们就多投入一点。这里我要讲一下,很多人对银行的盈利方式有一些微词,但因为银行的定位导致了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下,盈利能力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是必须存在的,否则我们不就又回到了同质化竞争的时代了吗?银行估值都是0.6倍(市净率),那中国银行的发展就会很困难。
但我们想为未来多做一些投入,多练内功是有必要的,包括招聘一些高素质人才等。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我们管理层自有分寸,盈利状况好的时候,我们就多投入一点,盈利状况不好的时候,我们就少投入一点。
按照我们的计划,今年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一定会超过100亿元,超过去年的93亿元。未来三年,我们在科技方面要花的钱很多。比如上云,这是一个全行性的巨大的系统工程;还有数字中台的建设,我们一直希望发展大数据,但如果没有数字中台,大数据就是空中楼阁。现在没有一家银行能提供有竞争力的服务,因为做数据中台是要投钱的。想要从IBM400或9000的系统迁移到286系统上,那要部署大量286的机器,一台十几万元,一买就是几千台上万台,这些都是风险。
所以你刚才问我,能不能把这些具体的细项都披露?我个人认为招行的信息披露在所有银行中是最充分的,如果要再做更细致的披露,例如买一只铅笔、买一台电脑都要披露,我不知道同行业内有没有这样的惯例。另外,从股东来说,要不要审查的那么细致?因为对于公司的治理,是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董事会对管理层授权,那么在授权范围内,管理层应该要承担起责任。
投资者:招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有很多项目投入,能不能举几个实际的例子,比如应用场景方面的应用,金融科技到底是怎么改善银行的业务,改善客户的体验,创造更大价值的?
招商银行:案例太多了,比如机器人的成本可能是自然人成本的1/10,另外机器人自动化运营和处理简单的投资业务,都可以结合起来。比如,在大数据方面,我们有了大数据技术以后,使得我们能够对海量客户进行细分,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当然,画像太精准了也会有问题,里面涉及到客户隐私这个度的把握。再比如,银行不管做对公业务,还是个人业务,都要进行“KYC尽职调查”,以前对公业务进行KYC,主要是上门进行尽职调查,那对个人怎么进行尽职调查呢?以前我们的客户经理不可能对所有人进行KYC,数据量太大,但现在通过大数据技术,就可以帮助客户经理来做这件事。这些事情客户都看不见,但是实实在在帮助到了客户。
接下来讲一个金融科技在我们客户服务里非常经典的案例,出国的朋友都说招行的信用卡好用,那么好用在哪?第一是简洁,一刷就能刷出来。第二是控制风险。但这两者在我们内部后台的设计上实际上是矛盾的。要控制风险,有时候就会牺牲简洁;过于简洁和便利,就会使得风险控制力有限。我们有了天秤系统之后,客户在刷卡的一瞬间,在20毫秒之内就会作出反应,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实际上后面有大量的科技在支撑,说起来比较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太好做。需要很强的科技能力,很强大的数据才能做。
投资者:招行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不断进行试错,哪些错误是被认识到了的?
招商银行:我们在金融科技探索方面,确实在不断试错,这个必须承认,我在招行2019年年报中也提到过,“在数字化时代的浩瀚星空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无知和渺小。”这其实就说明我们数字化过程中,不说百折不“悔”吧。有的是一折就“悔”,点到为止。所以,在场景方面,我们后来就聚焦到4+1,聚焦到金融主业,增强和客户之间的连接。其次是提高“外环转中环”的转化效率。这是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得出来的经验、教训或者价值。得到教训本身就是我们探索的成果,因为我们知道此路不通。知道此路不通也是收获,因为没有人天生下来就什么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