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财经 > 经济 >

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潜力巨大:提升节能标准,优化用能结构,杜绝能源浪费

时间:2024-04-02 02:22:00来源:人民日报

  中建一局承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160地块工程,打造“钢结构+全幕墙系统”的零能耗建筑。 崔 璨摄

  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随着城镇化率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建筑领域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将保持刚性增长,节能降碳潜力巨大。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聚焦提高建筑领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等方面系统部署了12项重点任务。下一步,建筑领域将如何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工作,记者进行了采访。

  提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推进既有建筑改造升级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迳下未来乡村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施工现场,一栋栋模块化房屋有序吊装。不久后,200余栋绿色低碳、舒适宜居的新农宅将拔地而起。

  走进样板间,中建科技副总经理、总建筑师樊则森向记者介绍了节能“窍门”:

  一方面,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节能结构设计。南北外窗采用透光率高、传热系数低的节能窗;设计合理的外挑遮阳房檐和遮阳窗帘,可有效减少阳光辐射;坡屋顶和平屋顶相结合的双层屋面设计,搭配加厚设计的室内保温层,可有效降低室内热损。

  另一方面,采用“光储直柔”一体化解决方案,将屋顶的光伏电能储存起来并实现柔性使用。“借助‘光储直柔’系统,300平方米的五居室月均发电量达870千瓦时,光照充足时能实现自给自足。”樊则森介绍,项目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智能技术建造,八成工作量在智能工厂完成,既能提升施工效率,也能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提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是从源头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的重要保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建筑功能和室内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必然会对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控制形成压力。”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伟表示。为此,《方案》提出,优化新建建筑节能降碳设计,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

  提升建筑节能标准,是提高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的关键抓手。《方案》提出,区分不同阶段、建筑类型、气候区,有序制定修订一批建筑节能标准,逐步将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到超低能耗水平。徐伟认为,在实践中,经济发达和技术成熟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应率先提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加快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积极培育领军企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为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要积极按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标准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与新建建筑不同,我国既有建筑总量大,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高,节能降碳改造难度较大。多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既有建筑节能降碳改造,已累计完成改造面积超24亿平方米。“据测算,全国存量建筑中仍有近40%为非节能建筑,既有公共建筑中使用寿命超20年建筑占比在30%以上。不少老旧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差、设备老旧效率低、运行维护管理缺失,导致我国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较高。”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倪江波说。这些建筑还将持续运行较长时间,亟须在技术、产业、资金等方面协同发力,加快推进节能降碳改造。

  《方案》明确,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部分的能效应达到现行标准规定,未采取节能措施的公共建筑改造后实现整体能效提升20%以上。徐伟认为,对于城镇既有建筑,各地区应完整开展摸底侦查,以城市为单位制定既有建筑年度改造计划,明确重点用能设备、外墙保温、门窗改造等重点内容,结合小区公共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等工作统筹推进;对于农村既有建筑,应坚持农民自愿、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的原则,对房屋墙体、门窗、屋面、地面等进行菜单式微改造。

  加大光伏、余热、地热等应用力度,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我家屋顶装了59块光伏板,不仅隔热保暖,还能带来发电收益。”对于自家的“阳光存折”,陕西铜川市克坊村村民徐女士很满意。2023年,隆基绿能在克坊村开始打造“光伏零碳村”。据测算,项目将为约300户村民建设6兆瓦的分布式光伏,每年发电约791万千瓦时,产生的绿电将基本抵消全村日常碳排放。


近期热点

不负春光与时行 “春日经济”热力十足 04-02

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该如何发力?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解读 04-02

不断擦亮浙江民营经济“金名片” 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 04-02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各地继续抓好外卖商家营销规范 防止餐饮浪费 04-02

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潜力巨大:提升节能标准,优化用能结构,杜 04-02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