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2 02:22:00来源:人民日报
建筑运行阶段是建筑消耗能源和产生碳排放的重要环节。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是以较低成本提升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有力抓手。
“目前,我国居民行为节能引导机制还不健全,一些大型交通场站、学校等公共场所缺乏严格的节能管理规定,制冷、采暖、照明等设备能源浪费较为严重。”徐伟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些问题,《方案》提出一系列举措,要求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用能设备、建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立执行公共建筑室温控制机制、开展重点用能设备调试保养等。
各地区各有关方面如何做好确定?徐伟认为,对于公共建筑,应科学制定能耗限额基准,依法开展建筑冬夏室内温度控制、用能设备和系统运行等情况检查,督促建筑管理单位定期开展重点用能设备调试保养;对于居住建筑,要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高效节能家电等设备推广力度,鼓励居民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用能设备。
为确保相关工作顺利推进,《方案》从强化技术创新引领、夯实统计核算基础、完善法规标准支撑和丰富经济激励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支持措施。倪江波认为,相关举措针对性强、有操作性,为实现主要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