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6 19:14:20来源:央广网
去年12月,河北沧州市某村村干部在村民沟通群中发布了2024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医保”)缴费通知后,村民李浩毫不犹豫,为50多岁的父亲李志勇续上了380元医保费。
与给父亲积极续保相比,李浩放弃了给家里其他七人参保。这不是他和家人第一年断缴城乡居民医保了。
他记得,前些年,母亲和爷爷也曾参保,自从缴费标准提高至200多元后,当时80多岁的爷爷和母亲便断缴了,而夫妻俩和三个孩子从没参加过城乡居民医保。他认为医保费用逐年上涨,如果全家都参保,八口人要缴费3040元,如果其他人没得病,2000多元的医保费就白交了。
李浩家是农村断缴城乡居民医保的一个缩影。近日,记者在河北、安徽、河南等多个村庄走访发现,多数未参保村民与李浩都有类似心态,这些人往往正值青壮年,觉得自己大概率不会住院,部分村民只让老人和孩子参保。
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从2019年开始逐渐下降,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同比分别减少0.3%、0.8%、0.8%和2.5%。
李浩所在村的村干部赵军说,2024年,缴费截止前几天,全镇30多个村子虽然多数已达到90%以上的参保率,但半数村子的缴费人数比去年少100人至200人。
断缴的村民
26岁的李浩是河北沧州人,他父亲李志勇2016年确诊尿毒症,他独自挑起了这个八口之家的重担。
去年,李志勇又突发脑溢血。除了睡觉,他持续坐着的时间很难超过五分钟,需要不停走动,锻炼不太灵活的四肢。这个家里曾经的顶梁柱,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是他唯一能为家庭减轻压力的办法。
自城乡居民医保缴费以来,李志勇每年都按时缴费。李浩告诉记者,父亲得了尿毒症后,他陪父亲住过县、市、省和北京的医院,医疗费用在8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其中城乡居民医保报销了60%左右,“如果没有医保,花费至少得翻一倍。”
李志勇算了一笔账,按照去年医保政策,如果他一年医疗费用达到13400元,便可以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一次透析仅花费三四十元。在不住院的情况下,每年年底前两个月可以享受这个报销政策。
他介绍,每年缴费时,村干部对相关政策宣传很到位,但村里人始终对医保没什么概念,比如,实际报销比例多少,哪些药可报销,哪些药不可报销,他们都不知道。
对城乡居民医保,李浩怀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在他看来,父亲生病后,它给家庭减轻很大负担,但家里八口人都缴费,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不一定用得上。
他说,出于各种考虑,除了父亲外,这几年他和家人都没再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只给两个孩子买了商业保险。至少今年可以省下2660元,能够给他父亲做30多次透析了。
与李浩一样,同村人陈建华也是断缴城乡居民医保者之一。他今年40出头,从保费涨至200元后,全家就不再参保。
他介绍,父母已经去世,他和老婆、孩子身体都不错,如果全家参保今年要交1500多元。这不是一笔小钱,相当于每年一半的取暖费。如果今年没人住院,这笔钱就白花了。
“等我到五六十岁,我肯定交。”陈建华说。
李浩和陈建华所在村的村干部赵军,主持村务工作已经六年。他明显感觉到,今年,他们村参保人数的下降幅度和催缴难度是近几年来最大的。
赵军介绍,每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开始,村干部都会第一时间在村民沟通群中发布缴费通知和医保政策介绍,尽力将所有相关信息向村民传达清楚。几轮主动缴费过后,村委会就会统计出未参保人员名单,分析每家不参保的原因,然后几个村干部分头联系。
他说,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挑跟自己关系不错的村民打电话、入户,让人家卖个人情,部分村民碍于情面,后续也会交上。
该村另一位村干部回忆,有次,他前往全家都没参保的村民家里,就跟对方说,“你看,哥都过来了,别让我白跑一趟吧!”后来,这户村民家里部分人员参保了。
“今年我感觉工作难做了,不愿参保的村民中得有一半以上,即使口头儿答应,最后也没交。”赵军说,对于这种情况,村里也没办法,毕竟不能强制。
赵军观察,不参保的村民主要还是青壮年,觉得自己用不到,他能理解村民们的心态。在他看来,按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一家拿不起这个钱,但一家几口算下来,终究还是一笔费用。
“拿也拿得起,但是拿了也心疼。如果不是身为村干部,需要做个表率,我可能都不会给全家人缴费。”赵军说。
基层政府的隐形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