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03:20:12来源:界面新闻
而在读者日的另一场活动上,三位常年在路上的作者——杨潇、胡成与自由摄影师李亚楠——分享了他们的旅行写作意见。
由左至右:主持人颠颠、胡成、李亚楠、杨潇。图片来源:理想国杨潇分享了2011年在埃及首都开罗逗留的经历。在革命发生后的几个月,人们在解放广场三两成群聚在一起聊天,他们讨论的是埃及未来应该往何处去,认为自己有义务为国家设计出路。
罗伯特·麦克法伦在著作《古道》中提到,人可以在古道上通灵,在某种时机下能够触摸到古人、听到他们的声音。杨潇说,“我也有这种感觉,跟着联大西迁的300多个学生和11个老师一路从长沙走到昆明,觉得他们就是最好的神交的朋友,”他称之为“借助一个物理的路,找到了心灵的路”。
胡成今年出版的《萧关道》写的是陕西和甘肃的一条古道。2008年,他在陕西见过一名姓潘的老年女性,她是来自沈阳的知识青年,下乡时来到宝鸡并嫁给当地农民生了孩子,在土窑洞住了一辈子。十几年他再回去时,对方还在那里,只是更加苍老了。胡成用蒲公英作比喻:“小时候走在田埂上,会摘一把蒲公英把它吹落。成人后看见蒲公英,会想它是不是当年吹落的种子重新长出来的。就像有些人会见第二面第三面,但有人此生只能见一面。”
李亚楠提到了2022年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目睹的街景。正值世界杯决赛,阿根廷队夺冠后,几百万人在街头彻夜狂欢。彼时国内疫情还未结束,他说,那大概是那个特殊时期世界上最热闹的场景之一:“我在离北京最远的一座城市,看到了一个人类奇伟的场景。”
他以前觉得“攒国家”是一件特别虚无的事情,但当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量变就引起了质变,看待世界上的各种问题时心态也会变得平淡,不再总是感到急躁或者痛苦了。他也很喜欢在不同时间回同一个地方,看到线性的变化过程,获得第三者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