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1 11:58:02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确定了战略目标。同年,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座第六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正式开钻,拉开了我国油气开发挺进深水的大幕。
十年来,中国海油积极践行海洋强国战略,加快推进能源强国建设,倾注全力逐梦深蓝,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作为新发展阶段的制胜法宝,组建形成了以“海洋石油201”“海洋石油720”等为代表的“深水舰队”,相继攻克了常规深水、超深水及深水高温高压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创新了深水开发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技术体系,具备了从深水到超深水,全海域、全方位的作业能力,使我国跃升成为全球能够自主开展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国家之一,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了深水油气装备技术能力的重大飞跃。
回望过去,1996年以前我国深水油气产量基本为零,2012年占比仅为8%左右,而目前深水油气产量已达上千万吨,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2021年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成功投产,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勘探开发和生产能力实现了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使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
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仍处于初期阶段,增储上产前景广阔。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中国海油将持续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坚持以油气勘探为龙头,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目标,坚决当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力军”。
锻造大国重器
深水是未来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蕴藏在海洋之中,其中44%来自深水。
深水装备是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利器。要想叩开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大门,装备制造尤为关键。
2021年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投产,而气田的“心脏”就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它由24万个零部件组成,布置了超过200多套油气处理设备,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的高质量标准设计,设计疲劳寿命达150年,可抵御百年一遇的极限环境条件;其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集大成之作。
在建造过程中,中国海油联合29家优质企业和高校建立“产学研用”机制,建成“深海一号”能源站自主研发设计、产品制造、测试验证及示范应用全链条,不仅带动国内造船业攻克了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建造,还联合相关企业开展了聚酯缆、钢悬链立管等15项关键设备和系统的国产化研制,着力突破核心技术的瓶颈。“深海一号”能源站实现了新材料研发、新装备研制、新技术应用多达64项,该项目的示范性研发应用,将使半潜式油气生产平台的关键设备自主化率由33%提高到80%。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深海一号”大气田与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另一座国之重器——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有着不解之缘。
2014年8月18日,一束巨大的橘黄色火焰从钻井平台的燃烧臂中喷薄而出,瞬间照亮了夜幕下的海面。
“测试成功获得高产油气流,日产天然气56.5百万立方英尺,相当于9400桶油当量。”这口井的成功测试,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创下了三项“第一”:中国海油深水自营勘探获得了第一个高产大气田;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第一次进行深水测试获圆满成功;自主研发的深水模块化测试装置第一次成功运用。
而这口井,就是“深海一号”大气田。
2012年以来,为高效勘探开发深水油气田,中国海油先后投入使用一系列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担负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勘察、钻井作业、海底铺管、物资保障和油气生产等职能的深水油气装备。
目前,中国海油已组建形成了以“海洋石油201”“海洋石油720”为代表的庞大“深海舰队”。十年来,公司深水钻井平台从3座增加到现在的10座,其中超深水钻井平台3座,最大作业水深达3000米。截至2021年底,中国海油拥有各类深水船舶平台66艘,其中1500米作业水深的深海装备15艘。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装备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2014年11月,我国首个自主建造的极地深水钻井平台“兴旺号”交付入列。作为我国首艘1500米作业水深钻井平台,它能适应极地浮冰、超低温等恶劣环境,具备寒带作业能力,可在全球90%的海域钻探油气,北冰洋等极地低温地区不再是海上油气钻井作业的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