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3 15:04:01来源:盖世汽车
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一个直观的感受便是,融易新媒体,新能源汽车的势能越来越强。据统计,在本届车展首发的150余款新车型中,有约三分之二的车型为新能源汽车。透过这一惊人的比例不难想象,一个属于新能源汽车的时代正在快马加鞭地到来。
实际上,在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就以688.7万辆的销量成绩,将其市场渗透率快速拉升至25%,提前3年实现2025年20%的渗透率目标。业界普遍认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很有可能超过30%,全年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
在一片叫好的市场大环境下,有人蒙眼狂奔,亦有人冷静复盘。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显然属于后者。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给业界造成了一种假象,好像新能源汽车已经做得很成熟了,实际上背后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在他看来,动力电池的大规模量产化、市场化装车只有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安全性、使用寿命、低温性能、充电速度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热电分离,实现极致安全
对于动力电池而言,无论何时,安全性一定是摆在首位的。特别是当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进入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后,整车厂对于安全事故的容错率会变得更低。如何降低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甚至彻底杜绝?唯有从技术上不断创新。
龙鳞甲电池;图片来源:蜂巢能源基于对产业发展的深刻认知,蜂巢能源在其2022年电池日上,推出了全新一代高安全动力电池系统化解决方案——龙鳞甲电池,并在此次上海车展期间,首次将龙鳞甲电池真包公开亮相。
图片来源:蜂巢能源在展会现场,蜂巢能源展示了龙鳞甲最新通过的热失控实验。在热失控测试中,可以明显看到,加热触发整包中间位置电芯热失控,龙鳞甲整包未见明火,单电芯失控不扩散至相邻电芯,真正实现动力电池的极致安全。
据杨红新介绍,龙鳞甲电池实现极致安全背后,是蜂巢能源在“热电分离”这一全新设计架构上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新型的结构设计、电芯设计、PACK设计和热管理设计,龙鳞甲电池的热电分离架构可将喷发物和带电的零部件进行完全的物理隔离,从根本上杜绝短路风险。
目前,常规电芯防爆阀和极耳均在同一侧,热失控泄压区与高低压线路处于同一区域。一旦一个电芯热失控,含有可燃气体和具有导电性能的石墨碎屑、电解液等喷发物,便会堆积在泄压通道,造成高压短路引发热失控。
龙鳞甲电池基于第二代短刀电芯,将防爆阀布置在底部,一旦发生某个电芯热失控可快速实现定向泄压,喷发物可按指定方向、通过很短的通道迅速排出,不蔓延至周边电芯。同时,龙鳞甲电池将电芯连接端布置在侧面,实现了Y向与Z向的“热电分离”。
在将防爆阀布置在底部的同时,龙鳞甲电芯还通过加大防爆阀面积、增加防爆阀数量、优化防爆阀的位置,加快泄压速度。这样带来的好处是,电芯在热失控环境下的最高温度可以大幅降低。另从传导的角度来看,电芯温度降低后,对相邻电芯的连锁反应也会减弱。
为了实现极致安全,龙鳞甲电池还采用了上下大面水冷板的设计,这一方案可让电芯大面积和冷却板接触,让冷却板迅速带走电芯的热量,实物测试接入800V超级快充下,电芯温度一致性非常好,换热能力提升70%。既可提升非充电场景下电池包的安全,也可显著提升电动汽车在快充场景的安全性。
此外,龙鳞甲电池采用高度集成的下箱体设计,底部增加水冷板,并在短刀电池防爆阀开口处避让;将排气空间与底盘防护空间高度集成。这意味着,下箱体可同时起到“结构承载+结构防护+集成冷板+泄爆疏导”四重作用。
集成设计+兼容性,拓展里程上限
如果说安全决定着新能源汽车能否跑起来,那么续航则决定着新能源汽车能够跑多远。
当前,无论是充电速度、还是充电网络建设的完善度,仍旧让不少人对新能源汽车患有“里程焦虑”。但是,从材料角度来看,现有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经接近理论极限,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迟迟难以落地。为此,不少动力电池企业纷纷从结构入手来提升续航。
采用“热电分离”设计架构的龙鳞甲电池,在实现安全升级的同时,也恰到好处的实现了同等空间下的系统效率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