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4 12:49:10来源:界面新闻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让外资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企业的高管们终于按捺不住,重启了对中国客户的拜访。最新一位是汽车产业链公司曼胡默尔的监事会主席托马斯·费舍尔(Thomas Fischer)。
成立于1941年的曼胡默尔是全球过滤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交通运输和生命科学与环境两个业务部门开发智能过滤与分离解决方案。其中,传统汽车领域的滤清产品可以帮助车辆动力系统节能减排,而新能源汽车上搭载的智能座舱过滤系统 (Smart CAF System) 可去除空气中有害气体,为车内提供更清洁空气。
时隔三年再次来到中国,费舍尔直观感受到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这也是推动他此次中国之行的主要动因。在他看来,中国纯电动汽车已经属于世界领先水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调由中国来奠定。
“我们需要亲自看到中国市场发生了什么,和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交流,真正见到‘蔚小理’等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亲自和团队见面,了解工厂运行。特别对于未来来讲,中国市场仍然不容小觑。”
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中国已坐稳全球销量第一的交椅。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零售量达到567.4万辆,同比增长90%。12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9.5%,较2021年12月22.6%的渗透率提升7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转型浪潮之下,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在积极谋划转型,而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最为关键的市场,不容有失。
据界面新闻了解,无论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柴油、氢或者电力,都需要过滤,只是在解决方案上有所不同。和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更强调智能化、数字化、低能耗和舒适性,曼胡默尔推出的智能座舱空气净化系统 (Smart CAF System) 属于汽车内循环过滤系统,可以帮助用户节省电力同时,过滤室内二氧化碳和水造成的不适。
另外,曼胡默尔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开发了机油滤管理系统、防爆阀、刹车颗粒过滤器、冷却介质颗粒过滤器等产品。在燃料电池系统方面,也衍生了如阴极空气过滤器、加湿器、水分离器、消音器、冷却液颗粒过滤器和去离子器等系统产品。
费舍尔告诉界面新闻,向新能源转型是核心准则,但作为全球化公司,在不同业务区域新能源转型速度有所不同。在中国和欧洲市场,曼胡默尔推出了诸多新能源产品,但与此同时,在非洲等电动车普及率并不高的区域,针对燃油车的产品仍是主力。
“曼胡默尔有80多年内燃机业务历史,考虑到全球市场,特别是售后市场,传统内燃机业务将依然存在,并且在今后10年、20年仍会有不错发展。”费舍尔认为,转型并不意味着百分之百转到另一个方向,需要基于过往的技术和经验,配合客户的步伐推出真正需要的解决方案。
费舍尔透露,曼胡默尔正在实践另一个战略转型方向即数字化转型,包括产品数字化、流程数字化和业务模型数字化。
例如,曼胡默尔通过将传感器放置在卡车里,可以收集参数了解当前过滤清器的运行状况和生命周期,能够做到及时更换,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和成本。另一个数字化产品运用在重型汽车上,当油进入到引擎之前进行预过滤,并判断柴油质量,检测是否掺了水。
在曼胡默尔看来,滤清器不只是过滤产品,用户更需要一个电子化、数字化的滤清器产品提供的集成式解决方案。当前发动机对柴油质量、润滑油温度控制、吸入空气洁净程度都有很大提升,需要数字化技术将滤清产品与发动机整体表现连在一起,进行综合评估。
事实上,数字化是制造企业正在普遍投入的方向。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面临当前普遍的供应链危机之时,对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帮助汽车公司及零部件企业更靠近理想化的精益生产模式——数据能够预测、可见、互相连接并且具备实时性。
费舍尔指出,一方面数字化可以让供应链更为稳定,利用数据可以分析优化库存、采购等流程;另一方面,数字化可以帮助公司清晰地了解当前处于什么生产情况,推测未来发展。尤其在当前人工紧缺的情况下,生产制造流程数字化可以弥补人才不足带来的缺陷,并且效率更高。
鉴于多年在数字化和多业务领域的布局,在面临疫情反复和供应链危机等多重挑战之时,曼胡默尔2021年营业收入达到42亿欧元,同比增长10%;息税前利润达到1.91亿欧元,融易新媒体,同比增长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