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9 19:11:29来源:盖世汽车
这几天,关于富士康Model B的讨论可以说是甚嚣尘上。初次看到这款车的消息时,讲实话,第一时间脑子里有些恍惚,特斯拉的“平民车”不是Model 2吗(坊间此前一直盛传,特斯拉要推出Model 2车型,定价会在15-20万元之间)?这是改名了吗?怕产能跟不上,这是提前交给富士康代工了吗?
当然以上这些都不是事实,虽然和特斯拉旗下车型的命名方式很接近,但Model B和特斯拉没有一点关系,这款车是富士康自己打造的产品。10月18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在2022鸿海科技日上,正式发布了自主开发的原型车——Model B,是一款跨界的电动SUV。与Model B同时发布的还有一款新车Model V,是一款电动皮卡。此外科技日现场还亮相了富士康首款车型Model C的量产版本,预计Model C明年就将在中国台湾开启交付。
三款富士康新车,图片来源:鸿海集团
很显然,富士康的造车局,要全面铺开了。
新车的命名方式,让人很恍惚
Model C是去年就已经发布的车型(去年10月,富士康正式发布了三款新车型,分别命名为Model C、Model E和Model T,车型类别分别为SUV、轿车和巴士),Model V是电动皮卡,虽然当前在国内外市场上,电动皮卡的热度都不低(吉利此前就发布了电动皮卡品牌雷达),但在国内,皮卡市场本身就是非常小众的市场,电动皮卡市场的培育显然也不会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事情。
所以科技日上重点展示的三款车型中,融易新媒体,Model B无疑是更受关注的那一个。
Model B车型此前已经正式亮相过。10月7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通过官方社交账号,首次发布了 Model B的相关信息,新车基于MIH(Mobility in Harmony)电动车平台打造。
MIH这个平台很有意思,对富士康造车历程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还记得,在鸿海集团的规划中,MIH是一个开放平台,是要与其他车企合作共享的。也正是因为MIH平台的特性,让行业内大多数人一开始都产生了误判,认为富士康这次不会直接造车。
MIH模块化纯电动平台,图片来源:鸿海集团
要知道,在2015年富士康已经有过一次不成功的造车经历。当年国内新造车运动方兴未艾,富士康可以说是国内最早一批的新造车企业,联手腾讯、和谐汽车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了整车制造企业——和谐富腾。只不过三大股东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诉求:要在合资项目中扩大自己的话语权。所以这个项目很快就走不下去了,一年左右时间短暂的蜜月期过后,富士康选择了撤资,和谐富腾项目也随之分崩离析。
在2020年年底,富士康再次高调宣布重新“杀回”汽车行业的时候曾表示,MIH平台将主要为车企生产关键电动汽车零部件,包括电池和汽车联网服务等。当时官方喊出的口号是,在2025年至2027年间,富士康计划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约300万辆)供应配件或提供服务。
但很快,事实就证明了,成为一家汽车供应商,并不能让富士康满足。富士康的优势是什么?是制造啊!所以,富士康还是要自己造车。
一年前的科技日上,富士康正式发布了三款电动车型Model C、Model E和Model T,今年的科技日上又带来了Model B和Model V。两年5款新车,而且涉及了SUV、轿车、巴士、皮卡等多个细分市场,力度不可谓不大,市场野心也显而易见,但如此这般的产品命名方式,却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碰瓷”特斯拉。富士康之前,以Model为前缀,加字母或数字为后缀,是特斯拉一直在用的车型命名方式,富士康作为后来者,会不会有标识上的权益纠纷暂且不论,至少“借鉴前辈”这顶帽子是戴定了。
此外,在车型设计上,富士康也被质疑有借鉴的嫌疑。
以此次科技日上重点发布的Model B为例,新车和一款“前辈车型”严重撞型了。虽然官方将Foxtron Model B定义为电动跨界SUV,但这款车和大众汽车旗下紧凑级电动车ID.3,在造型设计上的相似度非常高。贯穿式的日行灯并在中间位置设置可点亮的品牌LOGO、侧面的整体轮廓、粗壮的C 柱以及在C 柱上增加图案装饰等,都是和ID.3异曲同工的设计元素。当然,Model B也有自己独特的设计亮点(毕竟,Model B的设计出自宾尼法利纳之手),新车采用了隐藏式的门把手,而且还有一个设计非常独特的电子后视镜。不过目前亮相的还只是概念车,量产的Model B车型会不会保留这个电子后视镜,还无法确定。
Model B,图片来源:鸿海集团
Model B,图片来源:鸿海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