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科技 > 手机 >

商业头条No.23|柔宇之死(4)

时间:2024-05-11 21:27:16来源:界面新闻

由于过度追求上市速度,柔宇第一代手机柔派FlexPai在推出后出现了大量产品质量问题。一位柔宇人士回忆,柔派FlexPai用的是柔宇第三代全柔性屏,采用外折设计,由于屏幕裸露在外,很多售后问题都是外屏受磕碰,并在售出一至两周后就出现问题。

(柔派FlexPai2手机。图源:苏宁易购商城) 

尽管第二代柔派手机有所改善,但退货率同样大幅高于行业。刘自鸿还要求每位柔宇员工内购柔派手机,并在管理层会议上对各部门购买总量进行考核排名。

吸取前几代的教训后,柔宇又做出了第三代的手机方案,但为时已晚。当时市面上已经有诸多厂商在三星LTPS方案上推出了更成熟的量产折叠屏产品,例如华为Mate X、三星Galaxy Fold等。由于柔宇连续错过了美国中国上市融资机会,导致低售价的第三代折叠屏手机开发完毕后无资金备货,直接胎死腹中。

多位接受采访的柔宇人士认为,柔宇手机失败的根源在于不尊重技术的客观规律。“虽然投资人也给了一些商业化的压力,也不能不遵循产业的基本逻辑。决策者没有产业化思维和经验,任何决策只要求结果,而不会考虑实施的可能性。”

即便在一、二代手机都翻车的前提下,刘自鸿仍然坚持生产易损的外折屏,而拒绝推出市场认可度更高的上下翻转折叠屏,也不通过生产直板屏来提高产能利用率,以降低折叠屏的BOM成本。

刘自鸿曾为第三代手机定下20万台的销量,手机团队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数字,最终改定为10万台,并按照此计划向高通采购了大量芯片。后因资金紧缺,3代手机无缘量产发售。如今,这些芯片全部遭贱卖。

融不到钱了

面板是一项十足烧钱的生意。一条产线的投入包括设备(折旧)、人工、材料、水电等各种费用,柔宇在产线全部运转的时候每个月电费高达800多万。由于部分设备需要在恒温恒湿条件下才不受损,即便如今停止生产,每月维护设备的电费也高达300万元。

当业务没有起色时,设备不会停止运转,柔宇也因此几度逼近资金链断裂的边缘。柔宇2020年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公司营收仅有2.27亿元,净亏损高达10.73亿元。

内部人士透露,当时的公司开源不力,已经存在很大的资金压力,也在市场上寻找融资。但由于商业化进展缓慢及估值过高,融资并不顺利。

期间发生的一个插曲也间接影响了柔宇的融资进程。2019年,时任小米总裁林斌宣布小米做出了“全球第一台双折叠屏手机”。随后,柔宇科技副总裁樊俊超在微博抨击小米拿无法量产的概念机炒作,称“小米的高管在撒谎”、“整个公司的价值观有问题”。刘自鸿也迅速跟进此事,转发微博并写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

接近柔宇管理层的人士回忆,当时柔宇刚刚发布第二代柔派手机,本可以借此机会融资。但当时接洽的多个投资方都与小米有联系,“这件事可以说极大地影响了投资方对柔宇的观感,最后谈判都不了了之。”

融资失败的柔宇只能寻求其他渠道。2019年8月,柔宇创始团队刘自鸿、余晓军、樊俊超、魏鹏等四人总共向公司拆入资金216万元。

招股书显示,2019年11月,柔宇完成最后一笔19亿元人民币的F轮股权融资。这是2019年柔宇科技申报了美国上市材料后获得的Pre-IPO资金,此时市面上还尚未有其他折叠屏产品出现。这为危急时刻的柔宇注入了新的血液。

但这笔资金并不能支持柔宇的长远规划。此时投资人表达了对上市的期望,柔宇开始到二级市场寻找机会。

2019到2020年,柔宇先后在纳斯达克和科创板寻求IPO,分别寻求募集资金10亿美元、144亿元,用于柔性显示基地扩建等项目,但都以失败告终。

柔宇对员工给出的官方解释是,纳斯达克IPO失败是受疫情影响。但接近柔宇管理层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疫情并不是全部因素,另一个因素是实控人不接受市场化低估值发行上市。

柔宇首次冲击纳斯达克是在2019年,当时柔宇的估值高达60亿美元。在与券商交流的过程中,后者给出了预计30亿美金的估值。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公司并没有召开董事会或股东会做决策,刘自鸿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并封锁了低估值发行的消息,将上市不畅归咎于疫情原因,因此美股上市计划搁浅。而与柔宇同期冲击纳斯达克的另一家企业平安好医生选择降估值,最终成功上市。


近期热点

商业头条No.23|柔宇之死 05-11

vivo X100 Ultra顶配版入网:支持天通一号卫星通信 05-07

先锋美学裂变人文艺术美,华为Pura 70系列风向标“艺术共创”激 05-07

vivo X Fold 3 Pro获BIS认证:即将登陆印度市场 售价高于国内 05-07

OPPO Reno12标准版部分参数揭秘:搭载等深微曲屏+天玑8200 05-07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