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1 00:10:01来源:南方日报
今天你下单“俄罗斯货”了吗?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最近涌现出一批打着“硬核俄货”“俄罗斯商品馆”名号的店铺,配上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和中俄文混杂的标语,还“挺像那么回事”。部分消费者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前来选购,也有细心的人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商品质量良莠不齐,“俄货”也可能压根就不是进口货。
俄罗斯商品在国内迅速走红,离不开网络信息的推波助澜。许多消费者看了太多“战斗民族”的段子,从旅游博主的视频中了解到部分俄罗斯产品“真材实料”“量大管饱”,若是再遭平台“精准推送”,或是“商品馆”开到了家门口,难免会心动。
这份“心动”无伤大雅,有人“捧场”也不失为一种善意。但无论是“为情怀买单”还是“为好奇付费”,不妨先擦亮双眼审慎辨别。许多网传图片中的“俄货”不过是在产品名中加上了“俄罗斯风味”;有的看似是“源头直供”,一看产地是“东北造”;甚至连店员也承认部分产品“掺水”,融易新媒体消息,毛利率很高。这些“假俄货”若是做法正宗、真材实料,部分消费者或许还能通融一二,权当是图开心;若是假冒伪劣还虚标高价,摆明了“收智商税”,不单是消费者不买账,还可能平添一场“误会”。
辨别方法其实不难。先问常识,“俄罗斯轻工业并不算十分发达,没听过的产品要谨防”“我妈说买了俄罗斯的椰子糖,这地方产椰子嘛?”评论区里,网友的调侃其实也是提醒。再看标识和产地,要分清“进口产品”和“授权生产”,不要落入商家的“文字陷阱”。
也要看到,部分无良商家瞄准辨别能力较弱的中老年群体,甚至通过直播、群聊团购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通过线下活动等渠道烘托气氛。这样的行为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市场监管部门理应及时介入、规范市场秩序,视频和电商平台也应担起责任、提高谨防,加强资质审核和内容管理。
话又说回来,到底有没有真的“俄罗斯国家馆”呢?事实上是有的,就在上个月中旬,粤港澳大湾区首家俄罗斯国家馆落地深圳福田,这也是国内继上海、哈尔滨、成都之后的第四家俄罗斯出口中心授权馆。它由中俄合资企业全权运营,主要起到宣传展示俄罗斯食品和文化的作用,消费者可品尝购买。换个角度来看,到现在为止,通过官方授权开的店也就只有四家,里面卖的主要产品也大多是俄罗斯面包、冰淇淋、巧克力等公众熟悉的商品,这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正品授权”的少,“浑水摸鱼”的多。广大消费者在“激情消费”之前,最好是先查阅相关信息和资质,选择自己熟悉的商品,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