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5 19:10:03来源:经济日报
快递员歇脚、司机热饭、环卫工人充电……街头巷尾小小的工会驿站提供着暖心服务,也折射出城市温度。
建设工会驿站,最初是为了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如厕难、休息难等现实问题,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工会驿站在休息补给的基础功能上逐步增加了阅读、体检、健身、就业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还涌现出了巴士驿站、24小时驿站等新形态。这些驿站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急可如厕、累可歇脚,切实改善了户外劳动者的工作生活条件。
目前,全国已设立工会驿站超过18万个,平均每天服务户外劳动者达300多万人次。不过,在实际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驿站选址布局不尽合理,缺少统一规划,“建了没人用”和“建了不够用”的情况同时存在;一些驿站需要扫码或注册后刷脸进入,对不善于操作智能手机的人群来说不够友好;还有一些驿站没有建立日常运维制度,设备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消耗品更换补充也难以保障。
因此,工会驿站不仅是“建起来”,更要“用起来”“用得好”,合理优化存量、科学布局增量、积极提升质量,融易新媒体消息,使其真正成为为民办实事的接力站、“加油站”。
工会等相关部门应加强调研分析,切实以户外劳动者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工会驿站,完善其功能配置,并增强驿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提升服务的辐射面和精准度。再进一步,因地、因时制宜探索工会驿站新的功能形态、拓展服务边际,秉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驿站小空间做实服务大文章。
对于已投入运营的工会驿站,应实行动态管理,可以通过互学互检、明察暗访、问卷侦查、畅通举报渠道等方式,对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健全管理考核制度,不断提升驿站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督促不达标的驿站及时整改,做到日常好管理、模式易复制、运营可持续。
其实,工会驿站仅靠工会,难以解决日常运营管理的人力物力缺口等问题,也难以全方位满足户外劳动者的实际需求。一方面应加强与住建、公安、交通、人社等单位的合作;另一方面撬动企业、社会机构、公益组织等更多资源参与建设运维,在更大层面实现资源的开放共享,为工作持续推进提供保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曾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