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6 11:14:23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到温泉度假村消费,却意外发现自己成了别人手机屏幕上的“风景”。据报道,近日有女性顾客反映,她前不久去了温泉度假村消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商家直播了泡温泉的过程及现场画面。
消费者不能成“引流工具”
直播真实的消费场景确有营销奇效,融易新媒体消息,能使直播间的潜在消费者“眼见为实”,继而产生消费的欲望。观众通过直播间能清晰地看到消费场地和服务设施,处在消费场景中的顾客更是化身为商家免费的“效果展示”。面对流量的诱惑,众商家纷纷摆好镜头,开启直播。【详细】
到温泉度假村消费却遭直播,成为别人线上围观的对象,这位女顾客的被遇不是个案。如今直播经济日益流行,越来越多的场景遭搬进了直播间,以“遭直播”为关键词搜索,健身遭直播、吃饭遭直播、剪头发遭直播等,类似现象比比皆是。【详细】
数字时代,隐私泄露危害严重
健身房、餐馆等营业性场所,本身就是公共空间,商家又有自主经营权,对着自家店铺直播似乎是商家的自由。然而,这样的观点站不住脚。商家当然可以直播店内的消费环境,但如果有顾客入镜,便涉及到消费者肖像的使用,商家要进行这种具有商用性质的公开直播时,就应当事先征求消费者的同意。而且对消费者来说,个人行动轨迹本身具有隐私属性,无论是吃饭,还是剪发、健身,都是私密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商家事先没有告知便开启直播,本质上就是一种偷拍。【详细】
在完整数字化的时代,这种损害不只是隐私泄露。比如,人脸信息具有不可更改性,一旦泄露便难以挽回。在一双双“暗中观察”的眼睛面前,所有细节都可能成为作恶的素材,最近备受关注的“AI换脸”骗局,就直观地呈现了这种后果。【详细】
保护消费者隐私 直播应有边界
对此,消费者要增强隐私保护意识,一旦发现自己的消费过程遭商家擅自直播,要果断抗议举报,在必要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提升商家的侵权成本。同时,有关部门理应强化对直播经济的监管,加强对商家的普法教育,让相关责任人意识到其中的法律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商家之所以热衷直播消费场景,平台的鼓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商家提到,“直播场景内人多的话,更容易获得平台的流量倾斜。”因此,直播平台也应完善规则,明确直播营销的边界,不能为了流量纵容商家偷拍消费者。【详细】
(以上综合光明网、南方日报、红网)
V视角:
@雪姑娘只有一个酒窝:我孩子的游泳机构就有直播,泳池里全是未成年,一个手机对着他们拍,简直是无良。我当场就找他们负责人了。
@在海边吃西瓜听歌:有些人是没有隐私权概念吗?
@我就看看不说话:我剪个头发都遭直播。
delicious小饼干:不能接受,不想遭别人无缘无故直播拍到。
@猫袄:这属于商用了,是侵犯肖像权的。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吃饭、逛街,甚至泡温泉都能遭直播?商家的直播镜头实在让消费者“心慌慌”。其实,商家利用直播来营销无可厚非,但切忌突破边界和底线。面对来自顾客的质疑,这些商家应当主动调转镜头或者征得顾客同意。当然,让消费者免于“遭消费”,只靠顾客维权和“摆正”镜头还不够,平台和监管部门也要把好关、负起责,以明确的规则和有效的手段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