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中经评论:指标向好证伪唱衰论调

时间:2024-03-28 04:49:12来源:经济日报

  事实是对“中国经济见顶论”最好的回击。国家统计局本周发布了今年前两个月经济运行数据,多项主要生产需求指标稳中有升,高于市场预期。分析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一季度有望迎来“开门红”,并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基础。

  作为全国两会后的首次月度数据发布,1月份至2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备受关注。数据显示,1月份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比上年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超九成行业、超六成产品同比实现增长;市场销售持续平稳恢复,同比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工业出口结束此前连续8个月下降态势;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无论从生产需求主要指标、先行指标,还是实物量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一些唱衰中国经济的杂音甚嚣尘上。最近流行的一种论调是渲染所谓的“中国经济已经见顶”,通过放大或歪曲中国经济恢复进程中个别数据的短期波动,鼓噪中国经济增长“达到顶峰”,以图误导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2023年,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恢复进程中的诸多困难挑战,我国迎难而上稳中求进,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明显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过30%,仍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无论是2023年的恢复向好,还是今年前两个月的稳中有升,或者拉长时间线回溯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绩一再证明:中国经济没有崩溃,反倒是“中国崩溃论”屡屡崩溃。所谓“中国经济见顶论”毫无事实根据,将遭再次证伪。

  中国经济增长见顶了吗?当然不是。我国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单单追求增速,而是更看重发展质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这一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提出的,符合“十四五”规划的年度要求,与经济增长的潜力基本匹配,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就能实现的目标。5%左右的目标与2023年保持一致,体现出我国对未来发展从“有信心”到“有把握”的基本判断,释放出对经济中长期发展更为积极的信号。5%左右增速对应的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不容小觑。

  中国经济失去动力了吗?当然不是。《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今年10项重点工作之首,融易新媒体消息,这是激发潜力、重塑动能的关键之举。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一批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企业家茁壮成长。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人,未来将达到8亿人。这些都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从辛勤耕耘的田间地头到繁忙作业的车间码头,从火爆出圈的文旅消费到蓬勃生长的创新力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前进的不竭动力。

  中国经济优势不再了吗?当然不是。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全面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积极因素持续累积增强。用好用足这些优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并为不落实的世界经济继续贡献宝贵的落实性。基于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增长充满韧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3.1%。

  坚定信心和底气,并不意味着回避困难和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国内经济恢复发展还面临不少难题。破解这些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需要我们贯彻确定好党中央的经济工作安排部署,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充分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动中国经济稳中有进、行稳致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近期热点

拓宽服务贸易“朋友圈” 03-28

中经评论:指标向好证伪唱衰论调 03-28

“剧本杀”另辟科普蹊径 03-28

热爱奔跑,超越自我 03-28

门票涨价要让人信服 03-28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