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6:33:01来源:南方日报
连日来,“水稻上山”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部分网友主观臆断将其等同于“毁林开荒”“开山造田”等粗放式的农业发展方式,亦有不少自媒体账号于其间拱火,盗用本不相干的图片博取眼球。随着多家媒体实地采访调研,真相得到澄清,谣言不攻自破。
复盘该事件,绕不开对“水稻上山”这一概念的解读。朱有勇院士所说的“水稻上山”,其实质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且仅适用于部分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换句话说,不是所有水稻都要上山,而是在此类山地田、丘陵田,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更有望实现高产;不是凭空搞种植,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做改良。
将该项技术简称为“水稻上山”本是顺应当地农民的语言习惯,便于理解也便于推广。但在推广过程中却被部分自媒体误读、炒作,值得反思。不难发现,误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是“上山等于开荒”。几张来源不明的图片,加上断章取义的标题,配上煽情的音乐和字眼……一顿操作挑动了不少网友的情绪。全国耕地质量中心负责人近日澄清道,使用的试验田是原本就有的,不存在所谓的“毁林开荒”,也并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其二是“水稻不该种在山上”。这符合多数人的朴素认知,因而能够迅速传播。事实上,种在哪里,种的地方算不算山都有明确标准。水稻种植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中丘陵稻约占25%左右,山地稻约占15%左右,在云贵地区亦有许多集合了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梯田存在。如今面临的问题是“方法不当、产量低”而非“不能种”,提高4.4亿亩6°以上坡度耕地的产能,正是现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
陷入部分自媒体账号营造的逻辑陷阱,看似过了嘴瘾,实则会对科研事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朱院士的最新回应中提到,“觉得大环境不应该是这样子的,山坡上种水稻跨度大,别人不能理解很正常,但被这么骂,有伤心和委屈”,翻阅近年来对朱院士的报道,他曾开设科技扶贫实训班,带领农民规模化种土豆,畅通销路共奔富裕,融易新媒体,如今试点“水稻上山”,亦是从当地“产量低质量差”的现实问题出发。抛开事实武断否定一位“和农民一起种地”的科研工作者,着实令人寒心。
“水稻上山”究竟效果如何,是否适合推广,尚有待时间验证。历经此次风波,更凸显出舆论环境开放包容之可贵。对科学规律的认知从不是一成不变的,因地制宜展开探索,在实践中寻找最优解,这样的态度值得认可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