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20:16:02来源:经济日报
市场普遍认为金油比可视作风险结构变化的前瞻性指标,一方面,因为黄金和原油同属大宗商品,长周期看具有趋势一致性,历史数据亦可支撑此观点。经济处于稳定状态之际,油价上涨,通胀预期上涨进而带动黄金价格上涨,同理油价下跌,通胀预期下降进而带动黄金价格下跌,故金油比相对稳定。另一方面,黄金和原油的风险特性存在较大区别,原油和实体经济总需求的联系强于黄金,而金价对货币政策、地缘政治风险(特别是中东以外地区)以及不确定性风险的敏感性大于原油价格。
当前金油比上升至21附近,但依然处于偏低位置,主因在于原油价格受能源危机冲击仍表现强劲且有韧性,而黄金价格受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直接冲击。展望后市,黄金价格将会因为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逐步放缓、经济衰退预期升温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等因素影响表现强劲,而原油价格受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冲击、经济衰退预期影响以及其他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中长期偏弱运行可能性较大,金油比有进一步上涨趋势。
我国物价仍将保持平稳态势
主持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波动背景下,我国物价整体表现如何?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
尹振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虽然前期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及海外通胀高压冲击的影响,但2022年上半年我国物价运行总体平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月份CPI同比上涨2.5%,PPI同比上涨6.1%。1月份至6月份平均,CPI同比上涨1.7%。同时国家统计局发布31省份上半年CPI数据,均低于3%。
从最新数据看,2022年10月份CPI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1%,融易新媒体,核心CPI同比上涨0.6%。从结构上看,CPI上涨主要由食品价格带动,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1.8%,在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下,鸡蛋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上涨12.7%和8.3%,但其他物价涨幅大多出现回落。可见,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事实上并未对我国物价特别是通胀产生较大影响,对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可控的,当然我们也要做好准确预估和充分准备。
第一,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外部因素很难在短期内撼动价格基本面。从宏观角度看,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各个行业上中下游产业形成聚合优势。同时,我国又有充足的宏观政策空间,加之强大的国内市场支撑,经济发展具备足够的韧性、潜力,工农业产能充足、供给充裕,为物价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微观角度看,大宗商品价格向终端消费品价格传导较为间接。我国工业体系庞大、产业链长,工业消费品市场竞争激烈,上游成本向下游传导效应会逐步衰减。
第二,本轮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呈双向性,没有体现出一边倒趋势,也不具备长期涨价基础。事实上,从2021年以来,随着疫情短暂缓解,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处于上升通道。2022年初俄乌冲突爆发进一步推高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能源、粮食等价格再创新高,超出市场普遍预期。但本轮大宗商品价格普涨,是短期供需关系变化、流动性宽裕以及投机炒作等多因素交织的结果,目前供需两端并未出现整体性、趋势性变化,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2022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出现回落。考虑到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原油价格大概率趋于回落,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很难触及新高。
第三,我国物价计量有其自身特点,不易受海外大宗商品价格影响。从微观角度看,受经济结构影响,CPI中食品和服务类价格占比较高,而这些领域价格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小。同时,我国粮食产量高、供应稳、储备足,工业消费品供给能力较强,服务业供给数量和质量也不断提升,不具备价格大幅上涨的基础。从宏观角度看,随着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供需协调性持续增强,积极因素继续增多,为物价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
第四,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短期拉高PPI,但PPI向CPI的传导关系明显变弱。我国是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从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看,影响PPI的主要是原油、铁矿石和铜,其中原油下游产业链较长,还会影响化工品价格,因此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短期对PPI影响最大。不过,2022年以来,PPI同比涨幅已逐月回落。目前国内消费类商品在供给端总体上呈现过剩状态,市场竞争激烈,终端产品涨价空间有限,加之疫情影响,企业很难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全部成本完全转嫁给终端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