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4)

时间:2022-11-22 22:08:02来源:经济日报

  打造一流的消费综合环境和新型消费支付方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普遍重视国际化、法治化的消费者保护、消费退税优惠、外币兑换、现代化支付等软性基础设施建设,在一些大型购物中心、文化场所内提供多语种导购、无现金支付、退税、售后、咨询等配套服务,为游客创造卓越精细的消费体验,更好响应消费者需求。在消费支付方面,伦敦顺应疫情后线上消费增加的趋势,过去一年中,在数字购物领域的风投金额达到50亿美元,越来越多数字购物领域的科技公司涌入伦敦。同时,探索实行“先买后付”的数字化消费方式,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打造开放包容消费环境

  主持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应如何推进?

  赵文哲(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消费的国际性、消费的多样性和消费的中心化等特征。从各城市已经公布的方案以及一年来政策实施效果看,各城市在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中心不突出,城市圈协同性不够。消费中心城市既是商品和服务的集聚地,也是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引领能力。纽约是全球金融中心,伦敦是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全球文化创意中心,巴黎是全球时尚产业中心,东京的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居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点:存在辐射足够大的都市圈。都市圈的各个圈层分工明确,产业结构互补,通勤便利,使得都市圈的中心城区成为商品、服务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地,促进中心城市逐渐演变成特色鲜明的国际消费中心。从目前的方案和实施情况看,我国部分城市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时没有有效发挥中心城市在都市圈中的引领作用,资源和要素没有有效整合。

  其次,城市国际化程度没有达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准。以纽约、伦敦、巴黎等全球消费中心的标杆城市为例,每年入境旅客的人数都在1300万以上,而且20%以上的常住居民为境外人口。人口国际化带动商品和服务消费国际化,不仅将国际商品和服务以及相应的消费方式带到本国,提升本国消费的多元化程度,还能够更好地推动本国商品和服务消费的国际化程度。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对国际化关注不够,国际化商品和服务多集中在城市中的某一条或几条国外风情街上,能够对国内消费者形成一定吸引力,但商品和服务质量不高,对国外消费者吸引力不足。

  再次,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公共消费匹配度不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具有多样性,不仅包括私人消费品,还应该包括公共消费品。便利的城市交通、宜人的自然环境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能够提高国内外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一方面,许多城市片面强调商圈建设和提供私人消费品,忽略公共消费品如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美术馆、公园、绿地等配套建设。许多城市的“夜经济”变成“夜宵经济”,缺乏多样性。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投入不足,尤其是居民在教育和住房方面的支出比重较高,居民对消费有后顾之忧,消费意愿不强。

  最后,城市消费品牌建设落后,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不高。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许多城市忽视了对本土品牌的培养。许多国内本土产品很有特色,具有“老字号”的品牌效应,但是创新不足,不能持续吸引消费者。还有很多产品创意不错,但是质量不过关,导致声誉不佳,也不能持续维持品牌的吸引力。

  针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打造开放、包容的消费环境。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上,放宽人口、要素和商品流动限制,既包括对国内的限制,也包括对国外的限制。同时,建立比较完善的免税购物和离境退税机制,满足境外人员购物需求。

近期热点

中经评论:家装服务行业亟待规范 10-28

扶持中小企业尚需发力 10-28

强镇兴村需精耕细作 10-28

法国开启再工业化“绿色纪元” 10-28

银行也不能乱收费 10-28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