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30 14:20:25来源:经济日报
创新机构和平台布局方面,主要围绕智能、低碳、健康等前沿方向优化。北京在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方向建设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南京面向未来网络、区块链、量子科技、脑科学等方向布局近20家研发机构,推动未来技术产业化;湖北省集中布局建设了区块链、氢能、双碳等6家前瞻性科技创新平台;沈阳开展未来产业孵化培育专项行动,在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通用航空等领域,加快建设定位明确、功能明确、运作规范的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类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场景示范方面,主要面向生产、生活、城市等应用领域展开。成都市围绕智能生产、智能生活、智慧城市三大领域,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南京市聚焦未来网络、元宇宙、量子通信等领域发布优质场景15个;青岛市相继认定两批创新应用实验室和场景应用实验室,通过“给场景、搭平台、试政策”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我国未来产业在前瞻技术、产业发展、区域布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其发展所需的重大原创能力、产业基础能力、成果产业化能力等方面,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是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对源头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较少,与美日等国家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相比仍存在差距。二是产业基础能力“长板”优势亟待培育,供应链不完备、关键核心技术缺失或制约未来产业的产业链建设,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机制亟待优化。三是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率、知识产权价值较低。《2021年中国专利侦查报告》显示,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5.4%,其中科研单位和高校分别为15.6%、3.0%,超过一半原因为“专利不能满足市场化需要”或“专利申请本身不以转移转化为目的”。
挖掘更多新兴增长点
未来一段时期是重塑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强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的关键时期,要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未来产业挖掘创造更多新兴增长点。
一是加大源头性技术创新主体培育力度。未来产业发展需要有一批能开拓世界前沿科技领域、掌握全球领先科学技术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致力于解决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带动前沿引领技术突破,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能力。要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性科技力量,加强面向前沿技术应用的基础科学研究,同时提升技术开发与成果产业化能力,合理布局未来产业技术学院和未来产业研究院,完善相应人才库,保障基础研究能力持续供给。
二是培育和壮大企业创新的核心能力。未来产业的发展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培育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加快“两链融合”,构建“技术—产品—场景—业态”的未来产业培育链路。这不仅要发挥好领军企业带头作用,更要发挥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新兴技术和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围绕主导型企业培育中小企业生态,形成产业配套的区域集聚优势,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三是强化未来产业的共性平台建设。未来产业的发展要在统筹应用已有战略性新兴产业良好创新平台和协作网络的基础上,融易新媒体,加大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服务、质量基础设施等共性平台建设,提升综合服务供给能力。同时,加快在具有一定优势的人工智能、区块链、未来网络、空天一体化等重点领域成立行业标准组织、产业联盟,支持相关组织、龙头企业主导和参与重要国际标准制定。
四是创新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政策体系。目前,一批先导试验区率先培育创建,浙江省发布包括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人工智能、德清北斗地信等在内的首批8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创建名单,杭州布局量子通信及深海深空、氢能源、微纳米材料等未来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基地和未来产业试验区”。未来要进一步统筹制定科技、产业、人才规划,探索适合未来产业的科研创新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资金投入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对接融合。探索面向未来产业的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形成产业、社会、金融资本多方共融的风险融资体系。建立适用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的监管评估工作新机制,对处于研发阶段、缺乏成熟标准或暂不完全适应既有监管体系的未来产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探索统计试点工作,梳理统计边界、原则、标准、分类与指标等,为量化分析未来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奠定基础。
发展先导试验区
未来产业的发展,要依据各地经济、产业和科技发展特点,通过先导试验区带动其他区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