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15 15:22:44来源:中国网科技
专业方面,招聘经管类专业人才需求最高,达42.6%,随后是工学(37.7%)与理学(36.1%)。如今,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商业运营已成为刚需,且需求不断攀升,为经管、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带来较为宽裕的求职环境。
24.6%企业更偏好男性候选人,75.4%企业认为实习是加分项
在企业的招聘偏好上,户口因素并不重要,但性别差异化依然存在。此次调研中,93%的受访企业表示不会看重候选人的户口性质;不看重性别因素的为65.8%,融易新媒体,另外24.6%的企业更倾向男性,9.6%更看重女性。
相对于户口性质和性别,实习经验更能让一份简历脱颖而出,75.4%的受访企业表示将候选人实习经历视为加分项。
近6成毕业生深感就业压力,疫情后更加看重企业福利待遇
对于当下的就业形势,超过9成的毕业生都会说一句“我太难了”,但不同户口性质的毕业生对难度的感知略有差异。59.3%的农村户口毕业生发出了“非常难,受疫情冲击与经济波动等影响,深感压力”的心声,高于城镇户口的53.5%;认为有难度但可以接受的城镇与农村户口毕业生分别为38.2%与33.8%。户口虽然不是雇主选择人才的标准,但农村大学生在进入就业市场后的主观感受依然更显沉重。
因此,准职场人们的择业观念也越发务实。经历疫情后,55.7%的毕业生表示注重企业的福利待遇,54.3%倾向于选择具备人性化制度与文化的雇主,还有46.3%向往抗风险能力强的大企业。
疫情不光重塑了大学生的“理想企业画像”,也推动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自主提升内生力量。为增强职场竞争力,45.9%的求职大学生时刻提升专业技能,25.4%则希望成为“斜杠青年”,利用灵活就业分散就业压力。
6成多毕业生为就业愿调低薪资预期,2021届毕业生薪资期望超过2020届
尽管薪酬福利仍是毕业生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占比60.2%),但63%的求职大学生依然将顺利就业当作第一要务,可以接受实际薪资不如预期,另有28.4%表示薪资不理想会选择继续寻找。
2021届毕业生的薪资预期较2020届更高。2020届毕业生期望薪资集中在4000元-6000元区间内,达到53.9%,这一比例在2021届中为35.4%;而薪资预期超过6000元的2021届毕业生共达到36.8%,普遍高于2020届。经历求职窗口期后,2020届毕业生更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普遍接受了理想与实际的落差,而2021届相对从容,仍然对高薪怀有期待。
76%毕业生通过综合型招聘网站求职,视频面试普及率近半
凭借“大而全”的优势,综合型招聘网站是毕业生最普遍的选择,占比高达76%;而通过校园招聘会、企业官网或公众号等媒体找工作的有59.7%和48.2%。此外,14.4%依靠熟人内推引见,12.2%争取将实习机会变成正式工作岗位,还有10.6%的求职者直接通过企业HR邮箱毛遂自荐。
疫情期间,“无接触”招聘方式代替线下场景成为主流,并持续至今。此次秋招期间,46.6%的应届毕业生青睐视频面试,空中双选会与在线笔试也获得了超过3成毕业生的认可。
校园资源有效助推职业规划,近7成高校为学生提供求职信息
2021届毕业生凭借在校生的身份,更倾向于利用校园资源进行职业规划。其中,校内职业规划咨询(44.3%)成为主流渠道,超过2020届10个百分点;向前辈寻求经验分享(41.5%)、参加校内分享会/讲座(31.2%)的比例也高于总体水平。对于2020届毕业生来说,线上信息搜集最为常用,占比为38.4%;而由于更早面对求职,35.8%通过实习亲身体验职场,2021届毕业生中仅有29.6%选择该选项。
在帮助应届生求职的问题上,69%的高校都进行了信息推荐,45.1%直接帮助毕业生与雇主对接。值得注意的是,仍有16.7%的大学生表示学校并未提供任何就业支持。
高校在应届生就业方面应进行更加充分的引导工作,同时,高校可提前把握就业市场新风向,通过增设新兴专业、培养学生技能等方式,向市场输送新鲜血液以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