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02 04:50:02来源:互联网
近日,SAINT BELLA Inc.(以下简称“圣贝拉”)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瑞银证券和中信证券。圣贝拉于2017年11月成立,定位是高端产后护理及修复业务的家庭护理品牌。公司旗下品牌包括超高端月子中心品牌圣贝拉、高端月子中心品牌艾屿、高端月子中心品牌小贝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超高端月子中心收入计算,圣贝拉是最大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然而,在对招股书等资料进行梳理后发现,公司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公司盈利能力羸弱,累亏已超14亿,在市场竞争加剧、增量不足、消费降级的背景下商业化前景难言乐观。其次,公司管理运营漏洞频出,近年来无证行医、虚假宣传、门店跑路问题频发,或对公司赖以生存的品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累亏超14亿 供求失衡加剧之下前景难言乐观
从财务数据看,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圣贝拉分别实现营收2.59亿元、4.72亿元、5.6亿元和3.58亿元;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7亿元、-0.41亿元、0.17亿元和-0.19亿元,业绩整体表现为增收不增利,公司仍在盈亏线上徘徊。
在过往报告期内,公司除2023年扣非净利润转正之外,其余各期均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已达14.29亿元。横向对比来看,盈利难的问题似乎是月子中心赛道企业的通病。同行业可比企业中,爱帝宫主营业务与圣贝拉基本一致,且营收规模相近,市场份额与圣贝拉长期包揽赛道前二,可作为对标企业。
2020年至今,爱帝宫从未实现盈利,扣非净利润常年为负,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0.83%、57.28%,且绝对数值均创下五年新低,4年半时间下来,爱帝宫净利润累计亏损了6.62亿元。此外,曾经先后登陆新三板的喜之家、喜喜母婴、大美股份等头部月子中心企业的业绩也是持续亏损多年,最终陆续摘牌。
头部企业陷入盈利困局的背后,是市场竞争加剧、增量不足、消费降级的集中体现。从竞争层面看,月子中心行业目前尚未发展成熟,行业进入壁垒不高,行业中存在大量区域性及小规模的月子中心,市场较为分散,新晋竞争者众多。根据《2023中国月子中心行业发展报告》,市场竞争者数量已近5000家,年增长率超过20%。
在供给增加的同时,需求端受出生率持续下降的影响,难以给出乐观预期。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经济运行数据。据发布,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略高于2023年的6.39‰,但仍处于历史极低水平,后疫情时代的生育补偿效应以及龙年生龙宝宝对出生率的提振效果十分有限。
在此背景下,融易新媒体消息,月子中心市场的供求错配现象愈发明显,根据《中国母婴产业发展报告》,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月子中心数量在过去五年内增长了近80%,而需求增长仅为40%-50%,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此外,消费降级带来的影响也在显著冲击高端月子中心的盈利能力。据招股书显示,圣贝拉旗下三个子品牌圣贝拉、艾屿、小贝拉入住28天的最低价格分别为13.88万元、8.88万元、6.88万元,而前次招股书披露的数据分别为16.88万元、9.88万元、6.8万元,可以看到除定位于服务中产的小贝拉之外,其余两高端品牌售价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