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8 23:54:15来源:新媒体
这几年能让全民狂热的创业风口相当稀缺,微短剧是其中一个。
据相关业内人士回忆,在去年的一次公开论坛会中,全场有且只有微短剧的专场出现人员爆满,火爆程度甚至高于AI。“大家都知道这是风口,而且看起来门槛非常低,粗制滥造得似乎是个人就能进场捞到钱。”
事实上,在微短剧的商业想象力进入大众视野之前,已经不少家媒体着墨这场山雨欲来的狂欢。
比如年关大火的《我在80年代当后妈》,其幕后的点众科技成为外界关注焦点的同时,创始人陈瑞卿、何春虹夫妇每月进账4亿多的消息不胫而走;再比如制片方“5万就能拍一部剧”的说法广为流传,投资体量轻、上剧节奏快、回本周期短,一本万利的暴富预言吸引了无数创业者。
早期阶段,微短剧和粗糙的剧情式短视频画上了等号,行业进入极其无序的熵增。按照正常的行业规律,乱象丛生之后,更严格的监管和限制相继出台;市场充斥同类内容,观众钝感越来越强,ROI数据上不去,大批劣质的微短剧创业公司轰然倒闭。
但行业并没有因此明显好转,微短剧的商业模式和传统影视作品完全不同,这也让它的市场预期和现实产生错位。
点众科技的高管也向媒体透露,公司每月的充值收入稳定在4-5亿元,但实际上行业毛利只有10%,大量的钱用于投流和与合作方分成,净利率更是不到1%。而这还是能赚钱的头部公司,二八定律下,后面80%的项目都是亏损的。
“曾跟某个小程序平台签了分账约,后来产生矛盾,一部剧投了二三十万,结果上线半个月只拿了200块钱分账。”据一些创业者描述,行业的话语权早遭瓜分了,一部剧生产出来后投向市场,就不再是制片方说了算。有消息称,横店的竖屏短剧剧组较去年同期离场大半,最有话语权的仍是那些早期就进场,有渠道、人脉和现金流的角色。
但对一个新兴崛起的产业来说,尚未成熟却在短短几年内筑起了森严的壁垒,并不是好事。在城墙之外,众多观望者心中存有两大疑问:这个行业会不会昙花一现,以及还有没有机会入场。
01 微短剧的爽点在哪?不同于传统的影视剧需要更精细的剧本创作,筹备拍摄的过程中,包括场地租赁、道具准备、演员选拔等环节都决定了拍摄的最终效果。微短剧的制作周期相当短,如果剧本已经预先准备好,从开拍到上线,中间可能只用十几天。
微短剧节奏快、情绪强,没有长镜头,不需要铺垫,也不太重视叙事逻辑,十几分钟一集的内容,放在传统剧集里可能要好几集才能讲完。行业流传着“黄金6秒”的说法,在遭用户刷到的前6秒里,视频要有足够刺激的反转和情绪,让观众体验到所谓的爽。
因此在早期的微短剧中,剧情大多围绕豪门霸总、草根逆袭展开,单集15分钟以内,顺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呈现在面前的是欲罢不能的土味、冲突和狗血。
相比大制作的电视剧每集动辄30万+的花费,虽然拍摄过程都包含前中后期,但拍完一部微短剧,你可能也就只需要这么多钱。
剧本创作、团队薪酬、场地和设备租赁费用以及后期的制作,这是剧集的生产成本来源。
据了解,行业头部的九州目前每月上新的短剧数量在50部以上,爆款率占一成,公司基本靠这一成产出利润。但即便是这样,片方仍然得坚持有持续的内容供给,这样才能有盈利的希望。
因此在微短剧最火的时候,各类社交软件、招聘软件上都有招编剧的信息,不同平台给的稿费各不相同。但通常情况下,一部剧本的稿费在1万至3万元之间,按50集以上,每集500字来看,这个数字并不高,小预算的创业公司给出的可能会更低。
对应的,微短剧编剧也成了一个热门的兼职赛道。在这两年AI生成软件火热的背景下,由AI撰写大部分套路化剧情,人工进行微调和润色修改,最后低价卖给小公司的路径成功跑通。
至于其他像拍摄相机、灯光、录音、支撑等设备,以及租用场地、服化道路和团队的工资,统共费用几十万拿下,微短剧的艺术加工和整体审美要求同样不高。据说去年横店一个月开拍的微短剧达到1000多部,即使全员纯素人,也有能碰出低配出奇迹的效果。
但现实的情况已经没这么简单。
很多人看微短剧是图一时新鲜,看久了自然会对千篇一律的内容产生疲劳,当大量换汤不换药的流水线内容遭快速推向市场的时候,这是一种无异于赛博喂屎的行为。
伴随着各种擦边、低质的微短剧遭下架,生产不出高质量作品的投机公司倒闭,包括观众、平台、制片方、监管方都逐渐达成共识:即使形式变了,但“内容为王”没有变,微短剧要提质精化,才有用户和广告主来持续买单。
02 轻资产入局,打龙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