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2 02:45:02来源:新媒体
“生意不治(淄博话,不行的意思),节假日能好点,但回不到去年这时候咯”,5月2日晚,一家淄博周村烧烤店的老板对我说。
此时的我,正在店里熟练地重复着一套动作。一摞饼、一把葱、一袋酱,白钢小炭炉上,肉筋、鸡胗、烤肠等滋滋作响。肉熟,摊饼于手心,另一手持串,包起、撸下、搁葱、挤酱、卷饼、入口。
作为淄博媳妇,这套吃法早已熟捻,要说起食物,我总觉得并不稀奇,口味上也很难说有多特别,但一年前,在流量的助推下,淄博烧烤爆红,同样红极一时的,还有这个山东的地级市。
这是一个直到2022年,第二产业仍占GDP比重高达58.8%的城市,曾经在山东城市的GDP中排行前五,但2019年就已经跌出了这个范围。总体来说,这不是一个旅游城市,要说美食,比淄博烧烤更早出名的应该是——周村烧饼。
一位老淄博人跟我说,当地美食中,烧烤前五都排不上,所以去年的那次爆火,其实也不在当地人的预期范围内。但流量时代就是这么魔性,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就为了撸一把串。最火热时,淄博市的酒店宾馆爆满,找不到地方住的游客一度占领了淄博的洗浴中心和海底捞。
但是不久后,就传来了淄博烧烤降温的消息。尽管从各旅游出行平台发布的数据看,淄博仍是遭外地人感兴趣和受欢迎的地目的地。但随着新的热点不断地遭发掘或者制造出来,融易新媒体消息,分散掉了淄博的“受宠”。
于是,一些变化在这个山东省内的三线,互联网上的“顶流”发生了。
01不得不说,淄博烧烤还是很有特色的。这种“小饼撸串蘸酱卷”的特别吃法,有别于常见的“新疆烤串”、“朝鲜烤肉”,甚至是先于淄博蜚声国内的“锦州烧烤”。但若真论起其口味有多美妙,倒也只能算是中等。就连多数淄博人自己也承认,“没那么讲究,主打实惠、管饱”。
碳水+肉大口炫,加之酱料偏咸,淄博烧烤很容易把人迅速“吃顶住”,因而也就花费不高,人均几十块是常态。一定程度上说,“进淄赶烤”除了赶个热闹,追求“性价比”也占很大因素。
传淄博降温“熄火”,也是从烧烤开始。
一些报道描述过去年五一之后的淄博。甚至还没到夏天结束的时候,当地不少烧烤店大排长队的情形就逐渐消失。一些店从动辄排队两小时变成一晚上一共就接客两桌;大量当初趁热进场者在高点时接盘了铺面和设备,现在低价转让;很多临时搭起的户外帐篷下面,原来密匝匝的小马扎也遭收起,显得空空荡荡……
剩下一些苦苦支撑的商家,“用旺季挣的钱,平淡季赔掉了”;甚至还发生过两家烧烤店为争夺旅行团而大打出手的事件,不再有互相帮持、为对方招揽客人的“反向商战”了。
淄博当然还想把流量红利延长下去。于是今年春季伊始,当地又打出“进淄复烤”概念,呼唤外地客再去。
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淄博的确仍旧几步一个烧烤店,遍地支出烧烤摊。从附近停泊车辆的牌照归属地,以及上了菜桌边人先掏手机拍照的举动来看,外地人还是不少。
但一个细微的变化是,“鲁xx”的车牌居多,占比约为60%-70%,其他三四成才是山东以外的私家车,且基本为附近省市,如河南、河北、北京。而据几位店主、摊主介绍,去年“五一”期间,来客的距离更远、范围更广,不乏两湖两广甚至海南的客人。
这种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本省很多驾车时长在1-2个小时的邻近地市来客,只是“食客”,不算“游客”。来淄博就一个目的——吃烧烤,他们会直奔主题——烧烤店,吃完就驾车回去,并未兼顾其他消费。
需求端变了,供给端也在变。去年跟风开出的烧烤店乃至肉类、小饼、钢钎供应商都经历了一轮大洗牌。
“这条街上高峰时有二十多家都干这个(烧烤),都觉得这个门槛低没啥技术含量,架炉子就能烤。现在热乎劲过去了,剩下的一只手数得过来”。张店区华福大道上一位烧烤店经营者说,他家因为是十几年的老店,所以在“剩下的”之列。
见识过流量规律难测的起伏后,留下来的相关经营者更冷静谨慎了。几乎每家烧烤店门口都张贴着“招工启事”,但都注明是“假期短工”。笔者此行去品尝的两家烧烤店里,负责上菜、收桌这类基本工作的,也都是出来赚点零花钱的在校生。“节假日找人帮把手,平时店里原来这几个人就够用”。周村区一位烧烤店店主坦言。
这一定程度意味着,围绕烧烤产业形成的长期就业机会并不是很多。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