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9 16:36:14来源:互联网
随着9月份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出炉,多项数据均出现积极变化,释放出中国经济持续回暖的信号。在经历了大半年的震荡行情后,目前A股整体估值或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A股核心资产的中长期配置价值正进一步凸显。
10月20日,中银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代码A类014623/C类014624,下称中银MSCI中国A50)将开启认购,这只基金在均衡广泛配置A股核心资产的同时,将采取量化指数增强策略,由此成为市场上稀缺的MSCI中国A50指数增强型公募产品。
作为国内量化投资领域的先行者,中银基金不仅兼具中外股东的全球经验和资源优势,也打造了一支较早进行量化实盘投资的投研团队。中银MSCI中国A50的基金经理拟由中银基金助理副总裁赵志华担任,这位金融工程博士有着18年证券从业经验、15年基金投资管理经验、8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2009年即开始量化实盘投资,其投研团队学科背景丰富,涵盖统计分析、金融数学等,量化投研经验丰富,力争为投资者获取α超额收益。
MSCI中国A50指数
均衡覆盖亦跟踪市场“热点”
发布于2021年8月的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是一个“聚焦于A股龙头企业”的得力工具,该指数以MSCI中国A股指数(母指数)为基础,从11个行业中,每个行业选取2只自由流通市值最大的个股,然后在母指数中按自由流通市值选取剩余28只成分股。
简而言之,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一方面囊括了A股市场上绝大多数行业的龙头公司,与长期以来金融板块比例过高的大盘指数相区别;另一方面,该指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跟踪时下最“热门”的行业和公司。根据MSCI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该指数成分股中“自动化技术”“颠覆性技术”“未来出行”的相关股票市值分别占18.1%、12.6%和12.5%,为前三大主题敞口。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MSCI中国A50指数或处于估值偏低的位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A50指数PE(TTM)估值为9.87,处于该指数发布以来的18.32%分位。而回溯历史数据,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自2012年11月30日(基日)以来,经历了四波比较大的回调,目前最大调整幅度已达42%,最大调整日距离前高已有448个交易日。目前指数价格或处于低位,估值合理,或已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
在9月宏观数据发布后,多方观点认为近期一系列提振经济的措施已发挥作用,中国经济回暖的积极信号正在增多。如后续宏观数据进一步映证回暖预期,或促使各路资金尤其是长线投资者“抄底”A股核心资产,当下可能是配置MSCI中国A50指数产品的良机。
深厚量化投研积淀
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一经推出,其资产配置价值即遭公募行业所重视,2021年10月,多家公募成立MSCI中国A50 ETF基金。不过直到目前,市场上以MSCI中国A50指数为基础的指数增强型基金仍属较稀缺产品。
通俗来讲,指数增强型基金就是一种增强版的指数基金,它的目标是通过量化模型精选个股,在不偏离标的指数风险收益特征的基础上,力争使投资组合获得高于标的指数的回报。短期看指增型基金的收益主要源于指数本身的表现,长期看通过增强获取的超额收益非常关键。有效的指数增强策略往往能“积小胜为大胜”,在长期投资中获得超越指数的可观收益。
基于MSCI中国A50指数的中长期配置价值,中银MSCI中国A50不仅有效满足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同时,基于中银基金及其投研团队的深厚积淀和“功力”,力争通过有效的指数增强策略为投资者获取长期超额回报。
一直以来,中银基金依托中外股东资源,将全球资管市场的成功经验、技术和智慧,与中国本土经验相结合,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投资理财服务。在量化投研团队方面,团队成员均来自国内外一流学府,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位拥有博士学位,具有丰富的量化投资研究经验。
创立于2009年的中银基金量化投研团队历经10余年积淀,自主完成从数据库到投资策略模型构建的全链条,研究广泛覆盖多因子模型、行业配置、机器学习等领域,通过成熟的量化投研体系严格把控策略构建的各个环节。
近年来,随着量化投资在国内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为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银基金量化投研团队坚持逻辑主导、数据赋能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投资目标,设计分散化策略投资方案,并持续追踪各策略运行情况,通过多策略叠加,控制单一策略失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