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4 22:22:01来源:互联网
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运动巨头减产的“蝴蝶效应”正在不断蔓延。
近日,据法新社消息,全球最大的运动鞋代工厂宝成国际集团(下称“宝成集团”)计划裁员3000人,主要集中在越南代工厂。
创立于1969年的宝成集团,靠着运动巨头的订单一举成名,多年为耐克、阿迪达、锐步以及亚瑟士等50多家国际知名品牌提供设计制造及生产服务。按业内流传的说法:全球名牌运动鞋中平均5双鞋就有1双是宝成集团制造的。
但这样的代工“神话”正在破灭。
去年12月,美国体育商业媒体Front Office Sports的报道,耐克(NKE.US)和阿迪达斯(ADDYY.US)等运动品牌预计从2023年开始大幅减产,订单量减少的数字达30%~40%。业内人士预计该计划会持续到2024年。
动作背后,是全球运动市场已经到达整体饱和临界点,过去三年疫情更加速了这一进程。
美国市场调研机构NPD集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自2020年疫情开始以来,运动鞋服的销售整体已经饱和,“消费者对于运动服饰类产品的购买欲望下滑明显。”
头部品牌的生存境况可以窥知一二:近两年,从耐克到阿迪达斯,都面临了库存过剩、业绩滑坡以及增长碰壁等难题。而在种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不断关停线下门店、发展频频“受挫”的耐克,似乎更加处于不明朗的局面。
国际巨头风光不再
这两年,夹缝生存不只是中小运动品牌的境遇,巨头同样深陷其中。
最明显的一部分现象是,整体业绩走势并不乐观。
去年12月,耐克发布了截至2022年11月30日止三个月内的2023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二季度耐克实现总营收133亿美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约13.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3.4亿元微降。
表面上看,收入有所上涨,但仍增收不增利。2023财年Q2,耐克的净利润约为13.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3.4亿元微降;同时,耐克的毛利约5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0%;毛利率仅42.9%。
大中华区曾是耐克的重要增长点,多年领跑其他地区收入。
据公开数据显示,大中华区近5年的业务营收CAGR(年复合增长率)保持着17%的高增速,是耐克最大的增量市场,一度有超30%的强劲业绩增长。2019年,耐克大中华区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息税前利润达到2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1%。
现如今,耐克正处于失守中国市场的尴尬局面。
2023财年Q2,耐克北美、EMEA以及APLA地区均实现超过30%的增长,融易新媒体,而大中华区实现收入18亿美元,同比增长仅6%,业绩疲软明显。此前,耐克大中华地区业绩已连续三个季度收入同比下降。
除了不复往昔的业绩,耐克在中国市场难以站稳脚跟,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组阿里官方公布的数据,2021年,国内运动品牌安踏在双十一预售期间首次超越耐克和阿迪达斯,成为运动鞋品类中预售额最高的品牌;据魔镜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耐克淘系电商平台销售额有长达12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
彭博资讯高级电子商务和运动休闲分析师普南·戈亚尔(Poonam Goyal)曾在采访中表示,中国是许多运动品牌的增长引擎,不仅仅是耐克。“但如果市场的复苏受到影响,将延长包括耐克等品牌的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