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05 23:40:02来源:互联网
甲醛治理,不能“假检测、假清除”(金台视线)
当下,甲醛污染问题成为民众在房屋装修后普遍关注的话题,甲醛检测、甲醛治理等服务也应运而生。然而,不少读者反映被遇了甲醛“假检测”“假清除”问题。比如,广东深圳市读者张腾称曾遇到非法商家,一方面利用自己对甲醛危害的恐惧心理,刻意渲染,制造“甲醛焦虑”;另一方面操控甲醛检测数值,引导购买甲醛治理服务。还有山东济宁市网友“土豆”反映,个别公司没有治理资质,却谎称能够完全清除甲醛,欺骗消费者。
面临甲醛检测治理市场“假检测、假清除”问题,专家、读者呼吁:室内空气检测行业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有关部门须进一步明确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规制“一手检测、一手治理”的商业模式;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的商家,应严肃查办。
“假检测、假清除”,甲醛治理市场面临诚信缺失
“有公司声称如果购买他们家的治理服务,检测费用全免,除完甲醛第二天不但检测合格,还可以立即住人。”张腾对记者说,然而在屋子里停留十几分钟就觉得味道刺鼻,时间长了会嗓子痛、咳嗽,“甲醛显然没有有效去除。”
制造“甲醛焦虑”,是很多商家诱导客户购买服务的惯用手法。“居住新装修未检测甲醛的房间里,导致患急性白血病”“装修、家具甲醛超标,孩子查出血癌”……一些不良商家为推销服务,在甲醛危害上添油加醋,甚至在网络上散播耸人听闻的谣言,助长民众焦虑情绪。
一些商家还试图用虚假数据蒙蔽客户。今年7月,广东广州市的陈先生在某环境治理机构购买了一次“全屋甲醛检测”服务。在工作人员抽取空气样本期间,陈先生打开机构带来的检测仪,发现在一个隐藏页面中,甲醛含量的基数已遭设置成了“+0.03”。陈先生从相关从业人员处了解到,“如果基数设置为‘+0.03’,无论真实数据是多少,检测结果都会高出每立方米0.03毫克”,商家即可借此引导客户购买甲醛治理服务。
除了人为调控检测仪基本数值外,有些机构还会利用显色液等手段操控仪器数值,滴得越多甲醛浓度就越高,相反则越低,检测仪变成欺骗的道具。在一些地方,甲醛治理市场诚信缺失,初检时人为提高检测值、复检时再人为降低检测值,如此操作成为商家们心照不宣的秘密。今年2月,四川成都市读者杜女士在搬入装修过的新房前,花费2990元购买了全屋甲醛检测和治理服务。治理后,工作人员检测甲醛浓度为“合格”。然而在搬入新家后不久,她的儿子开始出现头晕、胸闷气短等症状,“之后我就找了两家更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检测,结果均显示甲醛浓度超标了一倍多,我们只能立刻搬出,在外面租房子住。”杜女士说。
更需谨防的是,一些非法分子通过线上违规开具甲醛检测和治理的企业资质、个人能力证书牟利,从线上到线下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记者在某主流电商平台检索“甲醛检测证书”,发现有不少可开具相关企业资质以及个人能力证书的网店,一些商品图片上甚至用大字标榜“官方网站可查真伪”。记者随机咨询一家网店的客服,是否可以办理从事甲醛治理行业的企业资质证书,对方表示需提供营业执照,并称“一套费用600元,包含三年年审”。记者追问是否需要评定,客服随即发来一个微信账号,并表示“不严格的,基本上都能通过”。记者再问是否可以办理甲醛治理方面的个人能力证书,对方表示只需提供身份证号、姓名、本人自拍照片即可,不需要做能力测试。
部分机构检测结果存疑,市面上的很多家用甲醛检测仪产品也不可尽信。去年10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测试了15款热卖甲醛检测仪,其中仅3款在较低浓度测试中误差不大。而这些测试下来有问题的产品中,宣传语五花八门、极尽夸饰,甚至有不少还借用专业机构、权威媒体和知名大学的名义为自己宣传。
甲醛治理市场一定程度上存在从业门槛较低、从业者资质不易辨别的问题
消费者之所以会频频上当中招,一方面,是因为甲醛治理市场陷阱多、“套路”深;另一方面,甲醛检测、治理市场一定程度上从业门槛较低,从业者资质不易辨别。
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机构购置几台检测仪、几瓶药剂就可支起摊子接活,“有的保洁员都改行干起了测甲醛、除甲醛的营生”。网友“土豆”反映,在众多社交平台上可以看到不少宣传加盟甲醛治理机构的帖子,“想做甲醛治理机构,只要成立公司、申请营业执照即可,短视频平台推广渠道开通后,就可以开始线上接单了。”某社交平台上以“除甲醛创业”为标题的短视频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