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7 18:45:01来源:互联网
打车体验像开启未知的盲盒,聚合平台上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第三方网约车服务时常令人眼前一亮,价格诱人,但背后却是乘客遭绕路、多收费的无奈申诉,以及司机们因层层抽佣制度而倍感压力的现状。尽管如此,网约车市场的饱和与过度竞争并未阻止新平台的持续涌入,截至2024年4月,已有349家平台获得经营许可,较上月新增4家。
网约车牌照成为了市场争夺的焦点,特别是在大城市,其价值甚至高达数百万乃至千万。自网约车行业步入规范化以来,平台数量迅速增长,尤其聚合平台的兴起为中小平台打开了流量入口,牌照数量激增。然而,伴随着市场的饱和,约五分之一的平台面临经营困境,长时间未上传经营数据,部分平台因缺乏线下服务能力而在苏州等地被遇资质撤销。
这些边缘化的平台之所以能够维持运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转租售”的灰色操作链:通过订单转卖、牌照租赁或直接出售来获利,导致司机收入遭严重抽成,有时甚至高达50%,而乘客和司机的安全及权益保障则遭置于风险之中。
网约车牌照的获取成本高昂,加上系统开发、场地租赁等费用,启动一个平台至少需投入几百万。在一些地区,融易新媒体消息,由于牌照申请的暂停,租赁或购买成为入行的唯一途径,催生了网约车牌照的买卖市场。中介服务的盛行,使得一张包含“国牌”与地方运营许可的组合,其价值堪比一套房产。
面对市场的混乱,行业专家呼吁提高网约车平台的准入门槛,优化监管机制,比如通过减少服务层级,确保每个运营主体证件齐全,明确权责,以及提升“地牌”审批级别至省级,以加强对小平台和僵尸平台的筛查与管控。同时,聚合平台的责任也遭强调,需强化其在处理乘客和司机举报、安全事故先行赔付等方面的作用,以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