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0 14:15:03来源:互联网
龚先生
据澎湃新闻报道,最近,上海宝山区一湿地森林公园外的吴淞口灯塔,火上了社交平台,成为博主们争相推荐的网红打卡地。实际上,该灯塔并非对外开放的景点,且在汛期涨潮十分危险,近2公里长的堤坝会遭潮水淹没。近期,这里就发生过涨潮时游客遭困灯塔的危险事件。
社交平台上的“寻塔路线”攻略 图源澎湃新闻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甚至分享了翻越围墙的“寻塔路线”。当记者前往所谓的“翻墙点”时发现,一边贴着“江边极易溺水,禁止翻墙入内,违者后果自负”的警示标语,另一边却是围墙上遭翻墙者踩出的坑,以及多辆可作踮脚增高用的废弃共享单车。
为了让远处的灯塔不再“可望不可即”,有人不辞辛苦地翻墙到堤坝上,等待退潮,再沿堤坝走到灯塔下,这便是打卡灯塔的完整路径。
博主推荐的翻墙点之一 图源澎湃新闻
其实,在没有足够经验及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况下,其中的每一步都潜藏着不小的风险,比如翻墙摔伤、遭潮水困住甚至淹没、在江边行走时不慎落水等,可这些都没挡住打卡游客“勇往直前”的脚步。据公园工作人员称,这里“每年都在修墙,游客却屡禁不止”。
类似景象,并不陌生。近些年,找寻未开发的原生态美景、尝试“探险式”旅游,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
有人就是图个新鲜刺激,不想玩“别人玩剩下的”;
有人是不愿买门票,另辟蹊径,到野处去找寻不花钱的体验;
有人认为亲近那些小众的、鲜为人知的美景,更能彰显个人与众不同的品味与格调;
还有人就是单纯地满足一下“别人都说好,我也去看看”的从众心理……
但是,如此“探险”,代价往往是巨大的,融易新媒体消息,不仅会对自己人身安全构成威胁,而且会对生态环境等造成破坏。
在河湖、水库中游野泳而溺亡、在户外滑野冰坠入冰窟、一时兴起爬野山而迷路失联甚至被遇不测者,近年来不计其数。还有游客驾车前往网红公路打卡,停车后在路中间凹造型、摆pose,导致道路堵塞……
野生景点伤人甚至“吃人”事件在多地频发,舆论场上不乏呼吁公众防范风险、敬畏生命的劝诫,相关方面也在试图去探索更科学可行的管理措施。
《出行必备》 新华社发 谢正军 作
有人将这种现象归咎于网络博主的推荐,认为平台应主动出击对推荐内容开展审核。对此,法律界人士认为,在博主发布相关推荐内容时,如果内容本身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平台确实缺乏充分的干预理由,而且依靠平台对推荐打卡地的安全性等开展核实也并不现实。当然,平台有义务对博主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一个好消息是,如今越来越多博主已经开始在打卡推荐时加入安全提示。
还有网友觉得,既然大家纷至沓来,有游览需求,相关部门可因势利导将其改造成合规景点。龚先生认为,尽管像灯塔这样的海事设备有保障海运安全的特殊作用,不能随意设立为景点,但这种思路却是可以借鉴的。
当下游客的文旅需求具体是什么?景区和文旅项目的设计是否精准对接了游客需要?文旅工作者确实应认真思考旅游产品供给如何更好适配公众出游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红野生景点外,一些地方还存在私设景点乱象。一些商家投游客所好,变野生景点为自家买卖,违规经营收取门票,扰乱市场秩序,游客利益无从保障。为此,2022年文旅部发布《私设景点问题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各地排查摸底,开展整改。
淄博烧烤、贵州村超、西安钟楼合唱……近来“出圈”的地方文旅项目,让人们看到了旅游的多种可能性。在类似的优质样本里,或许我们能收获一些灵感与启示,找到更多走出野生景点乱象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