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2 01:49:59来源:互联网
在郑望春代表向汉源县检察院反映这一问题后,当地检察机关立即深入乡镇摸排线索,并以农业废弃物监管案由对果袋“白色污染”进行立案,通过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履职。
“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君介绍,在广元市,检察机关在开展公益诉讼履职的同时,还将法治宣传延伸至田间地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凝聚起保护耕地的共识。
为何检察公益诉讼能够推动解决难题?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联络镇高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道群看来,农膜治理涉及部门多,不易形成合力,而检察公益诉讼就像是一根线,把不同部门都聚在了一起,能够实现系统治理、综合治理。
“白色污染”尚需全链条治理
治理“白色污染”并不是新话题。近年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陆续出台政策文件,就污染治理作出部署。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白色污染”这一顽疾,在对检察公益诉讼寄予厚望的同时,不少代表也对系统治理提出建议。
“检察机关要聚焦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利用的全链条,以点带面,促进污染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万州区五桥街道香炉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傅山祥表示,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强化与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持续跟进督促整改确定,将地膜治理融入耕地保护、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及乡村振兴的大格局中。
“如果生产环节管不住,非标地膜就会进入流通环节,最终走向田间。单纯在使用环节发力,并不能实现有效治理。‘白色污染’治理常态化工作机制,要求在生产、流通、使用等全环节加强监管,如果漏掉任何一环,治理就会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李君代表说。
(正义网北京3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