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17:50:47来源:互联网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融入这里的呢?大概是从第一次被别人叫做“村姑”吧,比起之前,我的皮肤没有那么精致和白皙了,但我觉得我成功了,我是真正的“村里人”了。
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
漂泊在都市里的人,都是悬在半空中的。
山居之前,我不知道人生该往哪走。我有很多虚无缥缈的烦恼,用最近的热词来说就是“精神内耗”。我时常焦虑、担忧,找不到方向。
来到山村,我能感受到四季轮回,植物生长,以及雨后泥土的清香。我会花好每一分钱,会珍惜粮食和家里所有的东西,慢慢变得完整而踏实。我觉得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
不开心还是会有,也会担心收入和感情,但这些烦恼都是明确而具体的。我每天睁开眼睛,就要考虑今天吃什么,要不要蓄水,菜还能不能救活,家务是不是得做了。我不用费尽心思去安排什么,日常惯例就够填满我的时间了。
这儿的生活跟我想象中的“隐逸田园”完全不同。
我觉得我人生当中,从没有过这么频繁的社交活动。这种热闹完全对冲掉了焦虑和孤独。因为县城不大,所以每有新人搬来,大家就都知道了,他们就会热情地跟你交朋友。
松阳县业态丰富,有很多民宿,酒馆,还有先锋书店。有很多年轻博主四散在松阳的其他村庄,我们偶尔也会聚聚。他们有搞摄影的,有做艺术的,有办策展的,甚至还有一些民艺大师。我做过品牌内容相关的工作,所以跟他们有些联动,也会义务帮一些民营企业家办活动。
可以说,山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汤汤在晒稻子
我发觉到人生的路变得更宽了,我有更多机会和可能性。
今年5月,我开始在小红书@汤汤的山中生活上,发布自己的日常。这给我带来了很多和外界接触的机会,陆陆续续有两个播客,一个杂志和两个公众号邀约采访。
焦虑转化成松弛,压力变成了享受。我觉得未来我能做任何事,房子可以关掉,地也可以不种,可以去体验各类的职业,比如学咖啡和陶艺,也能去徒步或旅居。“桐树后”能帮我兜底,累了我随时回来就行了。
一开始,大家都不太能理解我的决定。我甚至瞒了父母很长时间,但妈妈知道以后还是选择尊重我,她觉得我健康快乐就行。朋友们觉得我很奇怪,有人觉得我被骗了,被洗脑了,还有人觉得我遭受了严重的情感打击。
直到他们看到我在小红书和朋友圈里的更新,才慢慢相信。很多人羡慕我,觉得我自由快乐,过着向往的生活,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我做到了我想做的事,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大家的态度转变,折射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对都市压力的排斥。就像我在小红书里说的那样,“农民的孩子,血液里都是种子”,这种“隐逸山林的文化”,或许刻在了许多中国人的基因里。
就像我的读者朋友,他们也非常羡慕和向往。但我会把真实情况呈现给他们,我希望他们理智判断。山居是短暂逃离现实生活的方式,但更应该是出于热爱的选择,不然也会很痛苦。
到山村里,必然要牺牲部分高速时代的便捷和福利,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会长斑变黑,少有机会穿漂亮的裙子,这都是选择的代价。但对我来说,得到的远远比失去的多。
村里人送给汤汤一只西瓜
选择山居,不那么拼命在城里买房,也不意味着躺平。
我认为自我成长和自我愉悦是最重要的事情。25岁,我终于接受了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我想认认真真地感受每一天。所以,“在城市买房安家”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了。
我不想那么用力,也不想还月供,我宁愿花钱去租比较大的房子。但如果完全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我也不排斥。不过要是牺牲了我的精神和身体健康,我就觉得没必要了。
我觉得我也很努力,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我要写作,还要打理农田,做各种活,这不是躺平。我现阶段也不符合躺平的条件,我要赚钱供养山里的生活,又得为出国留学攒一笔基金。
我不觉得我物欲低,我也不是没有野心的人,但我的欲望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人觉得买只包就很快乐,但我觉得和朋友喝杯茶,或者除一片草才是快乐。这两者没有好坏对错之分,都是出于本心的喜欢。
我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一个超级大的野心。
日落时分,找个喜欢的地方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