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05:58:02来源:新媒体
广州某药店排队结账的群众。/摄影:阿瑞
针对当前的囤药焦虑、用药疑问、出现阳性症状如何求诊等问题,《新周刊》采访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的专家蔡卫平。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随着相关措施的进一步调整,许多人开始关注起“囤药”这件事。“得了新冠怎么自愈”“体温超过38.5℃就要吃退烧药”“有必要囤药吗”等话题刷屏热搜,各种科普图文和小视频也频繁见于社交平台。
一方面,多位权威专家称奥密克戎的致病力相对下降,而很多普通人站出来分享自己战胜新冠肺炎的经历,也大大减轻了人们的担忧和恐慌。另一方面,对于轻症如何居家自愈、如何准备适当的物资,大众还了解得不够多。
周六上午,《新周刊》记者走进广州某小区旁边的一家药店。相比记者于11月11日“二十条”发布当天的那一次拜访,这天在药店收银处排的队明显长得多。
记者观察到,感冒药、止咳药等药品的货架显得有些空荡,不断有顾客向店员咨询抗病毒口服液后得到“现在没有货”的回答。
平时满满的货架,此刻有的药品即将售空,有的已经挂上了“补货中”的牌子。/摄影:阿瑞
店里,一位50岁上下的女性顾客告诉《新周刊》记者,她其实没有系统的购药计划,“就是觉得缺了什么就买什么”。她见到其他人买了布洛芬混悬液(用于退烧及止痛)、盐酸氨溴索胶囊(用于化痰),便也问店员要。
因为家里有小孩,这位阿姨和家人都格外注意防护,也及时购买了抗原检测试剂盒和感冒药等。不过,对于许多像她这样的普通居民来说,了解新冠病毒相关的知识主要通过朋友转发的短视频,而其中的说法未必都是科学的、准确的。
通过简单的调查,记者发现来买药的顾客通常知道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一些典型症状,但对什么情况下需就医则不甚清楚。
与此同时,《新周刊》也联系到了几位正在经历感染的朋友。他们也称,平时有备一些常用药,融易新媒体,但并不太清楚出现症状时应该如何吃药。“最开始出现症状的时候有点慌,就什么药都吃了点儿,病急乱投医了。”
好在没有因为盲目吃药加重病情,他们的心态都还很乐观,“‘阳’了之后开始补知识,吃药、睡觉,然后等待好转”。
网传有患者因为盲目吃药进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