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25 18:02:07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面膜岂能“如此包装”(新视角)
    在一些社交、电商平台,一种叫做“医美面膜”的护肤品告白势头强劲。很多消费者却发明,这些面膜鱼龙稠浊、难辨真假。探究方知,所谓“医美面膜”,其实是一种医用敷料,针对皮肤治疗和美容手术术后的修复,可直接打仗创面,属于医疗器械,注册为“械字号”,主要在医疗机构销售。市面上的普通面膜则属于扮装品,注册为“妆字号”。
    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存在所谓的“医美面膜”,而是将这些“妆字号”面膜“洗面革心”,打着“械字号”幌子夸大宣传,背后是商家掉包观念、有意误导消费者。主要原因在于,“医美面膜”宣称医用、安全,甚至“无论何种肌肤都能利用”,这明明是将医用敷料的浸染“安”在本身身上,还胡乱扩展到所有肌肤照顾护士上;另一方面,“医美面膜”这个名字容易让消费者相信它有变白、除皱、抗老等结果。须知,纵然是医用敷料也要遵医嘱利用,且不能频繁利用,更况且大概含有香精、添加剂等身分的公共扮装品面膜。
    当今时代,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人们越来越存眷外在模样。各处着花的医疗美容诊所、健身房、瑜伽班等都是“瑰丽经济”的一部门,医疗美容行业成为住民消费新热点。人们但愿选择一些安全的护肤品举办照顾护士,“医美面膜”正是抓住了消费者这种心理。可是,这种面膜一方面以医用敷料的旗号打“擦边球”,一方面价值却贵得离谱。曾有记者走访代工出产“医美面膜”的工场,一单方面膜订单价3至5元不等,销售价却在15元以上。有商家称“卖得很好”“太自制了消费者不会信”。可见,颠末负责忽悠、层层“包装”,给其打上“医美”标签,是一些非法商家赚钱的“秘籍”;消费者却陷入“越贵越信”“越贵越买”的“坑”。
    杜绝这种“坑”,需要消费者提高自身的判定力。对付雷同“医美面膜”等新产物,应该制止盲目跟风,留意审慎选择,识别商家套路;同时还应只管通过医院、药店等正规平台购置医疗产物,假如利用后呈现不良回响实时举报、投诉,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禁锢部分应进一步发力。国度扮装品卫生监视条例明晰划定,扮装品告白宣传中不得有“扮装品名称、制法、效用可能机能有虚假夸大”“宣传医疗浸染”等内容。相关部分应进一步严格法律、督促企业合规正当宣传自身产物。电商与社交平台也应包袱平台责任,对带货主播、微商的资质举办相应审核,对自媒体宣布的内容举办有效禁锢,切实管住那些“如此包装”的“医美面膜”。
    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