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7:35:22来源:新媒体
农机手在操作农业专用无人机喷洒农药。
二月的麦田,带着冬的影子,随处可见小片小片的残雪,但湿润的地气依然带来了春的讯息。
在南村镇孔匠村的麦田里,一簇簇细小的麦芽露出了头,一丝丝翠绿,融易新媒体,在土黄的田间悄然萌生,这个时节,冬麦正在返青。
“这两场雪下得太及时了,雪一化正好可以追肥。”走在田埂上的李建明,是红岭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的合作社土地流转了南村镇170多户农民600多亩耕地,这些农地中近400亩耕种了不同品种的小麦。
“两次降水让地里的墒情好转,现在追肥,尿素渗入土壤后可以让小麦快速吸收,提高肥效,促进小麦返青壮苗。”李建明边解释边掏出了手机,准备联系经常合作的农机手尽快施肥。
不久,农机手邱军军开车载来了两个“大家伙”。“以前追肥用三轮车靠人工一点一点喷洒,现在咱地里都用上了‘高科技’。”邱军军所说的高科技,就是车上这两架超大的农业专用无人机。
在同事的帮助下,邱军军开始忙碌起来。用水兑肥,再将兑好的肥料灌入无人机的药筒,调整测试无人机的喷头后,硕大的无人机伴随旋翼的嗡鸣声起飞了。两架农业专用无人机在麦田上低空掠过,雾化后的肥料均匀地落在青青的麦苗上。
很快,20亩地就完成了喷洒。邱军军指了指无人机遥控器的屏幕说:“你看,这农业专用无人机非常好用!喷药精准无死角,大大节约用水量和农药使用量。”邱军军介绍,无人机已成为农民种田的好帮手。
这农业专用无人机前三年还是“稀罕物”,如今已成了很多地方农机智能化的新装备。
南村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丁芸介绍,农业专用无人机具有定速、定高、定量均匀喷洒药剂等优点,相比人工打药,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作业300亩农田,相当于数十个人一天的作业量,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农药成本和人工成本,还可以防止因农药流失造成的土壤污染。“南村镇小麦面积2.17万亩,大部分都用上了无人机。”丁芸说,面积较大的耕地,可以通过编程规划,使无人机自动规避障碍实现自主浇灌或喷药,面积小些的耕地,则可通过人工手动操作完成作业。
在南村镇,春耕备耕农机装备精准智能化是一大特点。“无人机的使用,让种田变得更加智慧。”丁芸介绍,除此之外,南村镇农技站还积极组织农机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服务,并邀请了市、区农业技术专家田间授课,开展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尤其在加强科技培训方面,壮大农机装备的同时,推广农田机械化生产和操作,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帮助农民增收。“在我们南村,农业机械已由过去单一的产中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全程机械化服务方向发展。”丁芸说,全程机械化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年之计在于春,粮食丰收在春耕。“3月开始,我们就要打药除草,进行灌溉了,无人机又有了大用处。”邱军军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