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2 23:40:01来源:上海证券报
监管新规下,临近年报“交卷期”,一批上市公司忙着为先前的业绩预告“打补丁”。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已有3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其中,4家公司上调业绩,而向下调整业绩的有31家,包括3家上市公司由盈转亏,业绩突现“变脸”。
一位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上市公司业绩修正的原因包括经营情况变化,或公司与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对相关账务处理上存在差异等。一般存在一定偏差也在情理之中。如果在不足1个月的时间里,经营业绩出现天壤之别,则反映出公司内部治理的混乱。
4月12日,中国证监会下发一系列文件进行严监管。“新规调低了财务造假、分红等触发退市的条件,降低退市门槛,加大退市力度,将有力遏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深度重塑资本市场诚信体系。”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对记者说,“部分公司此前业绩就存在‘财务美化’嫌疑,如不进行修正,在当前监管态势下极有可能直接因财务造假而触发退市风险。”
部分公司业绩“变脸”
记者注意到,修正“补丁”中,大部分是上市公司下调业绩。其中,以预告净利润的下限为基准计算,有2家公司的业绩减少了1亿元多。
下修金额最大的是聆达股份,公司此前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亏损1900万元至3800万元,4月10日则修正为亏损2.49亿元至2.98亿元,亏损直接扩大逾2亿元。对于利润的大幅度变化,公司解释系新增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约2.19亿元,及新增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563万元,导致业绩进行更正。
与聆达股份相比,还有3家公司的业绩直接由盈转亏。
最典型的当数算力“大牛股”鸿博股份。4月13日,鸿博股份披露修正后的业绩为: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9亿元至6.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800万元至-5000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为-7500万元至-6500万元。
与鸿博股份年初发布的业绩预告相比,不仅营收大幅缩水,归母净利润也由盈转亏。今年1月,公司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约8.5亿元至9.9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740万元至5610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40万元至4260万元。
对于业绩修正的原因,鸿博股份表示,子公司英博数科去年与京能国际就智算中心建设设备采购达成合作,截至去年年底收到京能国际首笔合同款约5亿元,并已交付部分设备。而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待所有设备交付完成并最终部署后方可确认收入。
换言之,公司与京能国际的合作,还有部分设备没有交付,但在上一版业绩预告中却提前确认了收入和利润。
而提前确认收入,即在不满足收入条件的时候提前确认了收入的行为,相当于“寅吃卯粮”,正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一种典型形式。
更值得注意的是,监管方也在第一时间对鸿博股份给予关注。
4月15日晚,鸿博股份公告称,近日收到福建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鸿博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随即,深交所下发关注函称,鸿博股份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较原业绩预告存在重大差异,并且盈亏性质发生变化,涉嫌违反《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的相关规定,深交所后续将对鸿博股份及相关当事人启动纪律处分程序。
出现类似情况的还有平治信息,2023年净利润由盈利500万元至700万元修正为亏损3500万元至4000万元。而中环海陆的净利润则从310万元至460万元修正为亏损2500万元至3400万元。
高举严监管大旗
鸿博股份的业绩修正引来严监管并非孤例。
3月15日,棕榈股份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净利润亏损将扩大至7亿元至8.8亿元。公司原先预计2023年净利润亏损区间是4亿元至5.2亿元。因为公司业绩预告出现重大差异,深交所于公司发布修正公告次日即下发了关注函。
与棕榈股份情况一样,康隆达4月13日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更正公告,修正后预计的亏损幅度显著扩大。公司最新预计2023年净利润亏损1.6亿元至2.1亿元,而此前预计亏损区间为9200万元至1.35亿元。同时,公司扣非净利润的亏损区间也由5200万元至9500万元修正为1.25亿元至1.75亿元。
在康隆达发布业绩预告更正公告的当天,上交所便向其发出针对业绩预告更正事项的监管工作函。
此外,还有3家公司因工作失误而不得不进行业绩预告的更正。如浩淼科技事后审查发现,其预计净利润应是783.32万元,此前却误作7833212.68万元,导致业绩“暴涨”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