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6 16:49:02来源:新媒体
编者按:“2022年大概是最不寻常的一年。”在恒隆集团和恒隆地产两份年报致股东函中,陈启宗先生都用这一句话作为开篇,属实较为罕见。
六个月前,陈启宗认为自己算是幸运,那时他在2022中报《致股东函》中曾抱有希望,认为最坏的情况可能已经过去。然而,下半年的坏消息竟然比上半年还要多。
所幸恒隆集团的表现仍然稳定和坚固,在业务回顾部分,陈启宗很少有地列举了内地所有商场的表现乃至数据对比,向股东介绍了恒隆在“不寻常一年的不寻常表现”。
展望新的一年,陈启宗这样描述:“2023年对我们的内地租赁业务来说,可能是相当好的一年。”而香港部分,相信最坏的情况应已过去。
虽然存在很多众所周知的风险因素,但陈启宗表示,机会仍有很多,我们会适时扩充物业组合。
至于具体的时机,陈启宗主张谨慎,表示未到可以行动的地步:“四方八面的风险仍然太高,本人欲待形势更明朗才出手。”
以下为恒隆地产2022年报《董事长致股东函》全文,转载时有删减。
业务回顾
本人在内地营商30多年,2022年大概是最不寻常的一年,难以预料的挑战接踵而来。故此,本人认为是次业绩令人颇为满意。
中国采取传统方式对抗疫情,在三年疫情的首两年保住了经济及很多人的性命,成就之大不容否定。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疫情下的死亡率低得多,这是显而易见的事,中国人理当自豪。
然而,还有两个难题。首先,中国居民基本上不能与外界往来,国家要付上怎样的经济代价?第二,这个病毒像从前的疫症一样,虽然致命性变得低得多,但传染力却强得多。坦白说,疫情已不受控。
容本人一提,2022年上半年,我们在内地的十座购物商场中有六座在不同时期完全停业。情况最严峻的是上海,我们在该市的两座购物商场停业两个月,还被禁止堂食三个半月。第二季的客流量和销售额与2021年同期相比皆下降了逾70%。我们在沈阳的两座购物商场也完全停业了一个月。我们所有购物商场都曾被限制堂食及/或需要关闭娱乐和教育场所。
虽然情况如此艰难,融易新媒体,但2022年上半年的零售租金总额与2021年同期相比几乎没有下降,实在颇了不起。由于我们在上海以外的高端购物商场及各地办公楼组合表现强劲,内地的总租赁收入实际还有所上升。
六个月前我们认为自己算是幸运,那时本人在《致股东函》中抱有希望,认为最坏的情况可能已经过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下半年的坏消息竟然比上半年还要多。
在一般情况下,每年下半年的销售额通常比上半年要好,因为有暑假、10月初国庆长假(又称“十一黄金周”),还有圣诞节。(虽然内地官方不会庆祝圣诞节,但它仍是送礼佳节,因此是零售业务的旺季。)
根据我们员工的感染记录,12月的第二和第三周,新增病例急剧攀升,更在圣诞节前达到顶峰。然而,民众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仍不敢外出,所以客流量依然低。元旦前后,情况已经好转;不到一周,几乎所有员工都已回到工作岗位。到了1月14日,事情总算过去,我们并无员工染疫身故。
整体而言,我们有约81%的内地员工在大概五至六周内感染了2019冠状病毒病。不同城市的比例各异,约在71%至94%之间。如果我们所经历的大概可反映整个国家的情况,那么病毒传播之快和达到群体免疫速度之高确实相当惊人。当然,公司管理层仍时刻警惕,以防情况转差。
可惜的是我们错过了这个圣诞节旺季,加上我们整体物业组合的业务在下半年受各种无法预料的措施所限,下半年比上半年更加困难。总结全年,我们旗下的物业只有半年多点的时间完全正常营业。
提到业务,其实客流量在2022年第一季已经疲软。到了第二季,十座购物商场的客流量都较2021年同期减少;在第三季,只有武汉恒隆广场的表现较2021年同期好;但在第四季,该市遭受疫情重创,购物商场的表现便与其他购物商场一样,客流量减少了。与2021年相比,我们十座购物商场的顾客总数减少了21%,但租户销售总额仅下降9%。
我们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客流量减少对高端购物商场销售额的负面影响较小。上海如此,其他地方更是如此。例如,无锡恒隆广场受疫情重创,顾客减少了21%,但销售额仍上升1%。大连恒隆广场的客流量减少了6%,但销售额却跃升67%。昆明恒隆广场是个旅游热点,客流量和销售额分别下降6%和4%。